首頁>科學>

今天,位於地球最南端的南極是一片冰雪世界,沿海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大約在零下十幾度,這很不適合植物的生存。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在1.44億年至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地球的板塊構造和氣候環境與今天完全不同。那時候,地球上低海拔地區的年平均溫度高達35℃,比現在的赤道上還熱呢。那麼,在這麼溫暖的時期,南極會是怎樣的景象呢?你可能會想:這可沒辦法知道,咱們難不成還能穿越回去看看?誒,還真的能穿越,只不過我們不需要時光機,而是需要一臺鑽井機。科學家用一臺很高階的鑽井機,在南極西邊的海底打了個很深的洞,這個洞延伸到海底之下30多米,相當於9層樓那麼高。那打洞幹啥呢?原來,南極古老的地層都在下面埋著呢,把它們挖出來,就能推測出來當時的環境了。果不其然,科學家們在地下的岩石裡找到了3米深的化石網——也就是有粗有細、互相交織的植物根系組成的網路。現在,你要是哪片熱帶雨林裡往下挖,也能挖到跟這一模一樣的網路。於是,科學家們就從化石網中推斷出來,這裡不僅曾經生長過樹木,也有許多蕨類植物和苔蘚,是一片溼地沼澤。在那時候,年平均氣溫大約在13攝氏度,氣候溫和,鮮花盛開,昆蟲們飛來飛去地採蜜。也許遠處突然傳來一聲巨響,你站在樹頂一看,竟然還有恐龍!有的同學可能以為,氣溫高了就有生物,這不是很正常嘛。但你想過沒有:南極圈存在極夜現象。化石記錄的這個位置,在9000萬年前的一年裡,可能有4個月都是黑夜。大多數植物都需要陽光,那麼,在每年4個月的黑暗中,植物靠什麼活下來呢?研究者推斷說,當時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非常高,或許是現在的三四倍。這或許能解釋茂密植被為何存在。那麼,在今天的地球上,會有和這片森林相似的地方嗎?科學家說,假如排除掉恐龍,今天紐西蘭南島沿海地區的樹林,或許和這片森林有些相似。如果你有機會去那裡看看,或許就能想象一下9000萬年前地球南極附近的樣子呢。那現在請你想象一下,在南極的冰雪下面,還能挖到什麼好東西呢?

8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泡沫銅如何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