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關於核聚變,我們都知道是太陽內部進行的正常活動,它對環境要求非常苛刻,只有在持續超高溫和高壓環境下才能有持續穩定的核聚變反應,在地球環境下,以現在的手段我們只能製造出不可控核聚變產品-氫彈。不過這顯然不是我們最終想要的,獲得持續穩定的可控核聚變能力,為地球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才是我們孜孜以求的東西。

但可控核聚變研究,看起來依然挑戰重重,也許在本世紀都看不到什麼重大成果。最少都要到21世紀末期,因為可控性核聚變必須首先具備這兩個基本條件:1,發生核聚變的點火溫度要在0.1億攝氏度到1億攝氏度之間,反應堆內部直接面向超高溫等離子體的那層材料我們就很難找到。2,作為核原料的氚必須十分純潔,不含雜質,但氚的半衰期短,不存在天然氚。以上這兩個基本條件最終就會導致核聚變無法做到可以人工控制,用在發電上 ,更是遙遙無期。

國際上最大的合作專案,全球目前最大的可控托克馬克裝置ITER,其計劃的等離子體放電時間已確定推後5年,也就是到2025年完成等離子體放電;同時,其後續的真正DT核反應時間預計也將推後到10年後。在ITER之後的示範反應堆,更是要推後到2050年,美國更是認為可能要到2070年才可能實現。總之,可控核聚變電站的出現可能再次要拖後,樂觀估計是到2070開建。而目前各國對可控核聚變的投入,保守估計,僅中國直接投入可能就超過150億美元!其他國家,如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南韓等,投入的錢也大致為這個數值。

可控核聚變既是一項技術長征,也是一頭真正的燒金巨獸,但是,大家還在不停的大規模投入人力物力進行研究,為什麼呢?答案就是:可控核聚變研究帶來的副產品,威力非常強大,至少在軍事用途上非常重要。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用於可控核聚變的技術,將可能帶來的軍事應用!第一,如果我們真的能控制好可以發生聚變的等離子體,那麼,世界將徹底改變!軍事裝備上,將出現各種表面有等離子體覆蓋的飛機,坦克,戰艦。這些等離子體可以遮蔽電磁波,雷達將失效。俄羅斯的等離子體隱身技術一旦成功,現有的隱身技術都要丟進垃圾桶。

第二,超強磁體。目前,人類能做到能產生的最大磁場不超過5特斯拉,而可控核聚變要求是在15特斯拉。如果成功,超級電磁炮不再是夢想!

以現在看來,或許可控核聚變未來會失敗,但繼續研究下去卻能給世界帶來更多的實驗副產品,如果這些副產品被用於軍事目的,地球的軍事實力會更加失衡,我們已經面臨過核訛詐了,不能接受再來一次。總之,可控核聚變還是值得繼續堅持投入的。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擊毀衛星,砸傷地球生命,太空垃圾難道真的沒有辦法清除嗎?科學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