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發展氫能潛力巨大,它不僅可以作為燃料,為燃料電池汽車提供動力(儘管造價高昂),還能與天然氣混合用作加熱。除此之外,氫還可用作可再生能源儲存。

這種冰箱大小的電池內含一個電解器,可以將水分解成氫和氧。其中,氫會被儲存在一組金屬合金纖維製成且裝滿氫化物的容器中。該電池可以連線到太陽能面板上,並將其產生的額外電能以氫的形式儲存起來,然後用作氫電池來為各種裝置供電。

《悉尼先驅晨報》的尼克·奧馬利(Nick O’Malley)指出,這種電池是與新南威爾士大學合作研發的,每充一次電就可為家庭供電2到3天。此外,該公司的執行長艾倫·餘(Alan Yu)表示,該電池的使用壽命長達20年,比家用鋰離子電池更耐用。

目前,這種產自澳大利亞的電池成本超過3萬美元。但儘管如此,由於該電池極具便利性,同時電池內的固態氫化物消除了氫燃燒的風險,使其兼具安全性,該電池早已吸引了一眾買家。

這便是利用氫來儲存能量的一個例項,其效益可謂一箭雙鵰。一方面,與動輒花費數億美元的電池組相比,這種電池的產能方式不同,因而成本相對低廉。另一方面,這種儲能方式無需依賴重大技術突破就可以利用氫能。

這些氫能是由太陽能或風力發電場產生的額外電力生成的。這些電力起初被儲存在地下洞穴或多用途管道中,當電網有更多電力需求時,它們就會被輸送到發電廠來驅動渦輪機發電。

通用電氣(GE)是致力於將更多氫能整合到電力系統中的公司之一。該公司表示:“由於燃氣輪機的燃料相對靈活,因此,公司既可配置新的燃氣輪機組以供綠氫或類似燃料驅動,也可升級裝置,從而用新燃料來代替天然氣等傳統燃料。”此外,該公司還補充道,這樣做必將帶來額外成本,但成本高低則取決於渦輪機的初始配置。

這或許能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未來圖景:在不久的將來,每個家庭都能擁有自己的太陽能場和電池組。如果技術足夠先進,它們可能是鋰離子電池,或者是氫電池。當陽光普照時,這些電池會吸收額外電能,然後在夜晚或陰天時釋放出來。

不過,也有諸如LAVO和新南威爾士大學共同研發的這種電池產品。雖然它的價格也相當高昂,但其中的氫容器可以共享使用。因此,在購買了這套裝置後,人們可以通過出租氫容器來回收成本。這在家庭或小型社群內部是一種很好的解決方案。但就政府,尤其是歐盟而言,它們在利用氫能方面有更宏大的計劃,而這些計劃很可能會因為綠氫高昂的成本而擱淺。

對此,挪威雷斯塔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也有類似的見解。儘管該公司重點著眼於離岸風力發電生成綠氫的成本,但由於該成本不僅包括產生電力的成本,還包括將水轉化成氫和氧所需的電解槽的成本,因此,太陽能發電生成綠氫的成本實際與之相差甚微。而大型電解槽造價高昂,除非取得技術突破,否則,生成綠氫的成本將比利用天然氣生成氫的成本要高得多。

儘管如此,家庭和社群的氫能發展也不容忽視。因為即使像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Clean Transportation)預測的那樣,到了2050年,生產綠氫的成本將下降50%,其價格也仍高於目前灰氫和藍氫的價格。因此,雖然家庭和社群的氫能發展僅代表著能源轉型漫長道路上的一小步,但其或許比歐盟提出的40吉瓦綠氫產能計劃更有意義。

翻譯:李晨圓

審校:劉文靜

14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巧妙地“起皺”石墨烯可能是迄今為止最有前途的濾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