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居里夫人被稱為是當下最傑出的女科學家之一,其數年如一日,始終堅守在實驗室裡對放射性元素進行著研究,儘管這種研究對居里夫人的身體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但也正是在居里夫人夜以繼日地奮鬥,才讓鐳元素出現在人們面前,為當下的核能研究以及其他相關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正是因此,居里夫人獲得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與此同時,這種神奇的鐳元素也擴散開來,甚至可以說是聲名鵲起。

如今我們都知道,鐳元素作為高放射性物質,對身體的危害性是極大的,能避免則儘量避免。在2017年,鐳元素和其癌變物也正式被列入了致癌物清單中,對其做到進一步管控。然而在鐳元素剛被居里夫人發現並公佈的時候,人們並沒有這樣的意識。甚至隨著居里夫人的獲獎,許多商家更是因此嗅到了商機,覺得可以利用所謂的鐳元素大賺一筆,於是開始了各種毫無底線的商業活動。

在商人眼中利益往往是第一位,他們在乎錢,所以許多黑心商家打著諾貝爾獎的名義,哄騙民眾稱這新發現的鐳元素對於身體有著巨大的好處,能“包治百病”,能讓人永葆青春,還能讓牙齒潔白如雪等,隨之而來就是相應的產品。因為當時對鐳元素研究不夠深入,各國民眾教育程度也不是很高,即使是對於一些達官貴族而言,凡是和鐳有關的東西,都成為了搶手貨,甚至一度成了地位的象徵。俗話說得好:真金不怕火煉,但很明顯,這些鐳元素產品並不是“真金”。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鐳元素產品的真正面目終於暴露在世人面前。而這一切主要是因為夜光錶廠“鐳女孩”悲劇事件的爆發,“熒光女孩”的屍骸將發光1000年!背後是場科學悲劇。

眾所周知,鐳元素衰變時會散發熒光。於是被應用到了熒光表廠中,專門提供給一些特殊群體,從而提高其夜晚的作戰能力。當然了,一些達官貴人也免不了入手這些熒光手錶,畢竟在夜晚發出光芒,在當時還是很稀罕的。夜光錶廠也是在這個時候成立的。

該表在製作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塗上鐳元素使其發出熒光了。當時鐳元素還是比較珍貴的,不可能直接塗滿整個錶盤,都只是塗在數字和指標上。那時也沒有精密的機器,只能依靠工人手動完成,畢竟這屬於一種精巧的工作,所以招聘的都是女工。為了不浪費鐳元素和保持塗抹的精準,工廠要求這些女工每下筆之前都要用嘴嘬一下塗料筆筆頭,這時鐳元素就會進入這些女孩的口中。據悉,當時每個女工每天大概要制200個,而每個錶盤有12個數字,也就是說女工每天要把鐳元素放進自己的口中上千次。但在那個時候,這些女工並沒有意識到任何危機,反而覺得這是難得的好工作,不但工資比平常的要高出兩三倍,還能夠接觸有錢人才能用上的鐳元素,何樂何不為呢?

但漸漸地,這些女孩身體開始出現各種問題。其中瑪格麗特·卡洛等女孩身體率先出現狀況,緊接著懷孕了的阿爾賓娜·拉里斯等婦女生下死胎。越來越多的奇怪症狀開始出現,鐳也終於開始被人質疑了。但鐳並沒有把這些女孩真正的推向深淵,而是那些黑心商家將她們推向深淵。

1922年,一個在熒光手錶工廠工作名叫格蕾絲·佛萊爾的女工因牙齒開始脫落來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告訴她可能和工作有關,並建議其公司進行相關調查。然而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公司只是進行了表面的調查,陽奉陰違地將這些事情壓了下來,繼續用鐳元素賺取更多的黑心錢,換來的是更多人的健康問題。

而且更令人感到可恨的是,這些黑心商家甚至買通醫院,給這些女孩開出了隱私病的診斷,畢竟鐳元素中毒的狀況和隱私病是差不多的。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隱私病是對女孩的一種侮辱,她們的死亡不僅沒有同情,甚至伴隨謾罵。之後心有不甘的家人將女孩的屍體挖出來發現屍骨還散發著熒光,終於坐實了和熒光手錶廠的關係。5名女孩的家人選擇了聯名上訴。

但在當時這些打工女孩的家庭人微言輕,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案子更是被一拖再拖,直到一位上層人士因為鐳元素而離世後才獲得真正的重視。而此時,距離首批死亡的女孩已經過去了五六年,又有無數女工遭到了鐳元素的危害。

輿論越來越大,熒光手錶廠也終於拖不住了,但還是沒有放棄所謂的掙扎。在開庭前幾天,這些鐳公司找到部分受害者用金錢與其達成和解。相關資料顯示,當時每個選擇放棄訴訟的女孩都能獲得了1萬美元的賠償以及所有醫療費用和法律費用,除此之外,還有每年600美元的補助。當然了,並不是所有女孩都選擇了妥協,以凱瑟琳·多諾霍為代表的一些女孩就堅持抗爭了下來,終於在1939年,也就是十年左右後,她們獲得了勝利,鐳元素的真正面目也被揭開。

這可以說是對這些鐳女孩遲到的正義,但在此之間還是有50多個女工因此直接喪命,更多的女孩則是患上了嚴重的疾病。直到當下,這些鐳女孩的屍骨還在散發著熒光,因為鐳元素的放射性是持續千年之久的。女孩去世後,屍骸將發光1000年!背後是場科學悲劇。

鐳女孩的遭遇既是科學界一種悲劇的體現,同時更是黑心商家陰謀的象徵。如果沒有這些黑心商家一味地隱瞞,如果沒有他們的利益燻心,或許這些女孩鮮活的生命就不會被奪走,更不會有那麼多人患上不治之症。

當然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科技是一把雙刃劍,一旦用不好,其後果難以想象。更是在警告當下所有科學工作者以及企業家,所用應用到社會的科技產品,必須經過層層檢驗,絕不可信口雌黃,更不能為了利益而拋棄良知。或許會因此獲得短暫的利益,但歷史留下的,必定是對其無休止的唾棄。

14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河沙要漲價?全球年消耗約500億噸,快沒了,為何不用沙漠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