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實驗真的這麼神奇嗎?答案是不一定。不同的學科對重複驗證有不同的態度。可驗證性在生命科學中並不一定可靠。我們都知道,BIK博士擅長識別圖片造假,就是因為每一次實驗都是獨特的,所以不可能造出一毛一樣的圖來。這還涉及到觀察者、儀器、被觀察者的關係。有時又有試劑、情緒等主客觀原因的影響。因而比較複雜。比較靠譜的是‘趨勢一致’。再者說,重複二十年的實驗,無論結果如何,都說明不了任何問題。"
這位處長的這一段文字,是對透過重複實驗的方法和手段,檢驗迴應自然科學領域研究成果是否存在問題這一國際金則的一次搗漿糊、和稀泥。如果誠如這位處長所言,重複實驗、可驗證性,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不一定可靠"成為這一領域普遍共識,那麼,生命科學領域的形形色色研究結論,都找到了一個堅不可摧的護甲。這讓人不由想起二千多年前,中國古代聖賢之間"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乎"的辯論。"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做不出這樣的實驗呢?""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的研究結論是不可能得到的?"生命科學研究,成為了古人的詭辯。
重複實驗,可驗證性,是自然科學研究的基本原則和共識。如果像生命科學這樣完全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科學研究,重複實驗和可驗證性"並不一定可靠",那麼,生命科學研究是否符合自然科學研究的一般原理?如果不符合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那麼實驗過程在生命科學的整個研究過程中,究竟起什麼作用?實驗資料與研究結論,究竟有什麼關聯?如果不同的實驗資料,可以得出相同的研究結論,這還是科學研究嗎?
綜上,生命科學研究果真如此,用老百姓的話說,這隻能叫大鬍子吹喇叭,毛鼓著。生命科學研究如果是這麼開展的,研究結論是這麼得出的,生命科學是這麼發展起來的,那麼,生命科學還是科學嗎?
科學是人類對待自然(包括人類自身)的一種態度、認識和精神信仰。科學的基本原則就是可重複實驗、可驗證性。如果重複實驗、可驗證性在某一學科領域都"不一定可靠",那麼科學就不成為科學了。
現代社會,是一個信任的社會。政治,如果沒有了信任,天天就是紛爭,甚至是暴動。經濟,如果沒有了信任,時時刻刻都是爾虞我詐。社會,如果沒有了信任,必將人人自危。
現代人,追求真善美,並將其作為自己的信仰。求真,是人們的最基本層次的信仰,也是最具共識的信仰。科學,就是人們求真的一種信仰,也是人們最值得信任的一項事業。如果科學不成為科學,人,還能信仰科學嗎?如果科學的信仰基礎動搖了,那麼,人們在生病時,還相信醫生開的藥、實施的手術嗎?人們還敢居住按照建築設計師設計建造的大樓嗎?高鐵、飛機、汽車、輪船這些建立在科學原理基礎之上的現代交通工具,人們還敢坐麼?
細想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