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當大品質恆星在戲劇性的崩潰中結束生命時,恆星黑洞就形成了。觀察表明,根據恆星演化理論,恆星黑洞的品質通常約為太陽品質的十倍。

最近,一箇中國天文學家小組聲稱已經發現了一個品質高達70個太陽品質的黑洞,如果得到證實,這將嚴重挑戰當前恆星演化的觀點。

該出版物立即引發了理論研究以及其他天體物理學家的額外觀察。來自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和波茨坦大學的天文學家組成的團隊對該天體進行了仔細觀察。

他們發現它可能根本不一定是黑洞,但可能是一顆大品質中子星,甚至是一顆“普通”恆星。他們的研究結果現已在著名的《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上作為重點論文發表。

這個假定的黑洞是從一顆明亮伴星的運動中間接探測到的,它圍繞一個不可見的緻密物體運行了大約80天。根據新的觀察,比利時的一個小組表明最初的測量結果被誤解了,事實上黑洞的品質非常不確定。最重要的問題,即觀察到的二進位制系統是如何產生的,仍然沒有答案。

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是可見伴星——熾熱恆星LS V+22 25的品質。這顆恆星越大,黑洞就必須越大,才能引起這顆明亮恆星的運動。後者被認為是一顆普通的恆星,比太陽大八倍。

弗里德里希-亞歷山大-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FAU)和波茨坦大學的一組天文學家仔細觀察了夏威夷莫納基亞的凱克望遠鏡拍攝的LS V+22 25檔案光譜。特別是,他們對研究恆星表面化學元素的丰度感興趣。

有趣的是,他們檢測到氦、碳、氮和氧的丰度與年輕大品質恆星的標準組成相比有所不同。表面觀察到的圖案顯示氫核聚變產生的灰燼,這一過程只發生在年輕恆星的核心深處,預計不會在表面被探測到。

乍一看,這個光譜確實看起來像年輕的大品質恆星的光譜。然而,有幾處房產顯得相當可疑。這項研究的主要科學家、FAU天文研究所班貝格卡爾·雷梅斯博士天文臺的成員安德烈亞斯·伊爾剛說:“這促使我們重新審視檔案資料。”。

作者得出結論,LS V+22 25在過去一定與其緊湊的同伴相互作用過。在這一集的品質轉移中,恆星的外層被移除,現在剝離的氦核可見,富含氫燃燒產生的灰燼。

然而,剝離的氦星比正常的氦星輕得多。結合他們的結果和蓋亞太空望遠鏡最近的距離測量,作者確定了一個最有可能的恆星品質只有太陽品質的1.1倍(不確定性為+/-0.5倍)。這使得緻密伴星的最小品質只有2-3個太陽品質,表明它可能根本不一定是黑洞,但可能是一顆大品質中子星,甚至是一顆“普通”恆星。

LS V+22 25星因可能有一個巨大的黑洞伴星而聞名。然而,仔細觀察這顆恆星本身就會發現,它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物體,雖然理論上已經預測了中等品質的剝離氦星,但迄今為止只發現了極少數。它們是理解雙星相互作用的關鍵物件。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巨大星系中的遠古寶藏——更大玩具,更多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