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在過去兩年裡,中國航天發展進入一條快車道,發射次數遠超美俄,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一的航天發射大國。而在進入2020年後,中國更是多次傳出好訊息,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中國已先後3次執行發射任務並全部取得成功,實現了“2020年航天”的開門紅。

就在1月16日11點02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枚“快舟一號甲”火箭發射升空,帶著一顆全新形式的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據悉,該衛星是由銀河航天研發製造的5G低軌寬頻衛星,也是全球首顆5G衛星,可與地面的5G基站互為補充,重量為227公斤,在距離地面1156公里的區域執行。酒泉此次首度成功發射5G衛星,意味著中國航天也已進入“5G新時代”。

在一般人看來,地面的5G基站應該可以滿足基本的通訊需求,但事實卻並非如此,例如已經大規模應用的4G通訊技術,在日常的使用中常常會讓使用者遇到訊號差甚至沒訊號的情況,在偏遠地區這一情況更是嚴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的5G專案在建設之初就採取了地面基站與5G低軌道寬頻衛星相結合的方式。

按照計劃,在未來3年的時間裡,預計會有144顆5G低軌寬頻衛星發射升空,最終組成一個太空5G網路,到時候5G通訊容量就可以超過20Tbps,給人們帶來更為理想的5G網速體驗。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在中國首顆5G衛星發射之前,美國已經取得過類似的成功,如馬斯克正在大力推進的“星鏈計劃”專案,在2019年就已成功將數十枚衛星送上太空,而按照初始計劃,未來還會有12000顆衛星被依次送入近地軌道,組成一個龐大的衛星通訊網路,解決全球地面通訊的問題。

結合以上可以看出,馬斯克的專案更為龐大,是為了徹底取代地面基站這一基礎設施,在全球範圍內用衛星直接覆蓋網路,理想上可以說十分具有優勢。但從現實角度的看,這一專案操作性不強,不僅耗資巨大,而且發射衛星數量過多,最高分將會達到40000多顆,對於整個太空軌道資源要求太高。

相較而言,中國推進的太空5G專案更具有可操作性,短期來看,其不僅可與地面基站互補,實現5G訊號的全覆蓋;從長遠看,這個太空5G專案的推進也是在打基礎,就如同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專案就分三步走一樣,最終成就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此外,在航天這個大專案中,大忌諱就是“好高騖遠”,因為一旦失敗損失將會難以估量。

最新評論
  • 1 #

    交通事故以後在天上了,天天有衛星相撞

  • 2 #

    現應考慮未來滿天衛星如何正常進行喲

  • 3 #

    以後的衛星要自帶回收功能。

  • 4 #

    未來就是星球大戰咯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地球二氧化碳水平至少有80萬年沒有這麼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