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瑪雅文明是古代分佈於今墨西哥東南部等國家的叢林文明。雖然瑪雅文明處於新石器時代,但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

瑪雅歷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後古典期。瑪雅從來不像中國、羅馬及埃及等文明擁有一個統一的強大帝國,但因為沒有冶金術,農業技術薄弱,無法支撐起龐大的人口。到16世紀左右,瑪雅文明幾乎消失殆盡了。

關於瑪雅文明為什麼會消失,學者各有各的見解,其中氣候變化論是瑪雅文明滅亡的主要焦點。

氣候變化對瑪雅文明的發展和瓦解的影響由來已久。不過瑪雅地區現有的古氣候記錄缺乏一致性,這妨礙了科學家對區域尺度氣候變化的詳細了解,也很難了解氣候對古瑪雅的影響。

前古典時期(公元前1800年到公元250年)是瑪雅文明發展的關鍵時期。科學家記錄了海灘脊海拔記錄,還有塔斯潘湖的矽藻記錄也顯示了當地的降水變化,通過這些記錄,科學家確定大約500年的相對週期的北大西洋大氣對瑪雅中部低地降水起了重要作用。

瑪雅早期前古典時期的氣候特徵是相對乾燥,然後轉變為潮溼,在中期前古典時期,這段潮溼期不利於農業集約化,一直以來都是不利於農業生產的瑪雅中部低地,所以瑪雅文明在這一時期發展相對滯後。但在前古典時期的後期,氣候迴歸到乾燥,所以瑪雅人農業快速集約化並且大城市也建立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們收集了大量的新資料來了解人類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氣候變化在瑪雅社會發展和解體中也起了作用。歷來人們都認為長期乾旱會讓瑪雅社會衰退,就如前古典時期的瑪雅社會崩潰事件。

過多的降雨和洪水也可能嚴重影響了古瑪雅社會。真是潮溼也不行,乾旱也不行。不過乾旱和潮溼是自然界正常的存在現象,即便在今天干旱和洪水經常發生也無法導致人類滅亡,因為人的能力可以適應環境並改造環境。瑪雅文明難道不能改變環境麼?所以說,瑪雅社會在瑪雅文明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但人為影響的程度依然存在。

但是目前並沒有發現瑪雅人改造自然的證據,還有待考古的發現。

公元前400年之前,瑪雅人進行了大面積的土地開墾和農業生產。之後降水就越來越多了。許多人認為降水變多是氣候乾燥而不是森林砍伐造成的。前古典時期,瑪雅人從以移動狩獵採集者為主轉變為以農業生產為主,建立了城市。

不過,瑪雅人中央集權社會的快速增長可能要晚得多,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瑪雅人的社會發展那麼滯後?和氣候有很大關係。最近的證據表明,前中期古典時期(公元前1000到400年)的氣候可能十分不穩定,所以造成瑪雅社會難以發展,反常的潮溼條件可能對農業不利。瑪雅文明是以玉米為基礎的集約化農業經濟,同一時期許多鄰近的中美洲社會的發展都依賴於基本的自給自足的農業。

科學家探查了瑪雅社會地區一些年代久遠的洞穴、孢粉學和湖沼學記錄。然而,這些記錄和古降水資訊和墨西哥中部鄰近地區的記錄差異較大,這使得瑪雅文明受到氣候影響的說法受到挑戰。

然後,科學家又提取了墨西哥灣沿岸的海灘脊記錄,捕捉了整個流域的降水模式導致的河流流量變化,這個河流流域指的是烏蘇馬辛塔河。目前烏蘇馬辛塔河的年流量約為2000立方,這表示約40%的過剩量或有效降雨量在70700平方公里大流域。

海灘脊記錄反映了瑪雅前古典時期百年時間尺度上的區域一致性變化。有趣的是,海灘脊記錄與北大西洋冰漂移記錄明顯處於反相位,表明北大西洋大氣對瑪雅地區的降水起著強迫作用,氣候條件也發生了變化。

儘管許多研究人員已經關注關於乾旱對瑪雅社會的發展和瓦解的影響,不過長期的潮溼期可能不利於開發以及農業的集約化,特別是農業集約化溼潤的地區。溼潤期會給玉米的生長環境帶來不良影響,所以瑪雅人賴以生存的口糧出現了危機。瑪雅文明時期,北大西洋大氣強迫著海洋增加降水量。

研究記錄表明,瑪雅前古典時期相對乾燥。在此期間,居住著一些遷徙的狩獵者和採集者。在中前古典時期開始後,瑪雅人對種植作物,尤其是玉米的依賴迅速增加。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在仍然乾燥的條件下,瑪雅人增加了太平洋洪水盆地的玉米農業生產。

在公元前850年之後,瑪雅地區的氣候變得潮溼,不利於集約化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瑪雅文明的主要發展是在前古典時期晚期,這時氣候逐漸變的逐漸乾燥。所以瑪雅文明非常不善於與環境對抗,只能順著自然環境而為,這也造成了一旦環境鉅變,瑪雅文明就經不起環境的摧折。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新年將至,中國航天再三發射,2020將有大動作,為中國送新春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