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發表的研究補充了長期辯論的證據,即當月亮滿月或燈亮著時,人類天生可以少睡一會兒,這可能是由於祖先的晝夜節律的怪癖。
這種模式在阿根廷的各種當地社群都有記錄,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也是如此,那裡的明燈和多雲的天氣甚至會減弱滿月的眩光。
UW生物學教授奧拉西奧·德拉伊格萊西亞分校高階研究作者在一份新聞稿中說:“我們看到月球對睡眠的明顯調節,滿月前幾天的睡眠量下降。”“儘管這種影響在沒有電力的社群更強大,但這種影響存在於有電力的社群,包括華盛頓大學的本科生。這項研究今天發表在開放獲取期刊《科學進步》上。
這項研究並不是第一個報告月球相位和睡眠週期之間相關性的研究。但它確實利用手腕監視器形式的尖端技術,可靠地跟蹤數百個實驗物件在自然條件下的睡眠模式。相比之下,大多數早期研究依賴於使用者報告的睡眠日記,或在受控實驗室環境中監測受試者。
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一系列為期一到兩個月的活動中,德拉伊格萊西亞大學和他的同事來自西澳大利亞大學、耶魯大學和阿根廷國立大學奎爾梅斯分校收集了阿根廷北部託巴-庫姆土著社群98名成員的資料。
實驗物件生活在三個精心選擇的環境中。一組人居住在農村環境中,沒有電燈。另一組人只能獲得電力有限,第三組人住在一個有路燈的城鎮郊區,在家裡全天候使用電燈。
這三組的睡眠模式都有所不同,追蹤了月球29.5天的亮度週期。就寢時間最多變化30分鐘,根據環境的不同,夜間睡眠總量平均上下變化46到58分鐘。
對於暴露在人造光下的城市居民來說,這些變化不那麼戲劇性。在整個月球階段,城鎮居民往往比農村居民晚睡,睡眠更少。
另一項睡眠監測研究涉及西雅圖地區的464名西澳大利亞大學學生。這些監測會議一次持續了三週,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它們追蹤了類似的模式。在西雅圖和阿根廷,滿月前的三到五晚往往是最不眠的。
那麼,模式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研究人員指出,滿月前的夜晚通常在黃昏後提供更自然的光線,一個明亮的天體高懸在東方天空。相比之下,剛剛滿月的月亮要到晚上晚些時候才會浮出地平線。
他說:“它讓我們晚上睡得更晚;它讓我們睡得更少。”“這些模式與我們在這裡觀察到的月相模式相同。”雖然月球的亮度可以解釋睡眠模式的大部分變化,但研究人員看到了農村社群在新月和滿月階段達到頂峰的二次週期的跡象。這個15天的週期可能是由於其他因素造成的,例如月球輕微的引力,但這是一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主題。
在西雅圖的城市環境中,月球相位會影響大學生,這似乎很奇怪,那裡許多人通常不注意月球或它的光芒。因此,卡西拉吉認為睡眠模式變化背後的生物機制也值得進一步研究。“它是透過我們與生俱來的晝夜鍾或其他影響睡眠時間的訊號?”他問。“關於這種效果,還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 。 ”
不僅僅是睡眠:《科學進步》的另一項研究基於對22名德國女性長達幾十年的研究,發現月球週期和月經週期之間間歇性同步。研究人員報告說:“隨著年齡的增長,當暴露在人工夜間光線下,月經週期縮短並失去了這種同步性。”“我們假設,在古代,人類的生殖行為與月球同步,但我們的現代生活方式改變了生殖生理和行為。”
幾個世紀以來,月亮的迴圈一直與從愛情和瘋狂到交通事故的一切聯絡在一起。這些新發表的研究可能會讓這種聯絡看起來不那麼瘋子了。除了卡西拉吉和德拉伊格萊西亞,《月眠:在野外條件下人類睡眠與月球週期同步》的作者還包括伊格納西奧·斯皮尤亞斯、吉迪恩·鄧斯特、凱特琳·麥格洛斯倫、愛德華多·費爾南德斯-杜克和克勞迪婭·瓦萊吉亞。
另一項研究的作者“女性暫時將月經週期與月球的亮度和重力週期同步”,包括維爾茨堡和斯皮尤利葉斯-馬克西米利亞斯大學的夏洛特·赫爾弗裡希-弗斯特以及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