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的視錯覺研究表明,透過分別一系列彩色圓點是紫色還是藍色的,暗示著一個人的一生是否會做出悲傷或糟糕的決定。
來自哈佛大學、達特茅斯大學和紐約大學的一組科學家向幾組美國大學生展示了一個系列共1000個點,顏色從深藍色到深紫色。參與者只需要回答一個問題:螢幕上的點是不是藍色的?
這個問題聽起來很簡單,起初參與者們也的確這麼認為。在前200次的試驗中,研究人員向參與者們展示了光譜中藍色和紫色部分的相同數量的點,大多數參與者都能很好地識別出這些區別。然而,在剩下的800個試驗中,藍點的數量則穩步下降,直到參與者看到幾乎完全是紫色的陰影。與直覺相反,但他們的回答並沒有反映出這一點。
研究人員認為:“當藍點變得罕見時,參與者開始將紫色點視為藍色。”事實上,在最後的200次試驗中,參與者之前認為是紫色的圓點現在看起來是藍色的。那麼,為什麼知覺會突然改變呢?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這可能是因為人類的大腦並不是根據冷冰冰的規則來做決定的,而是基於先前的刺激。隨著藍色到紫色點的平衡發生了變化,參與者擴大了他們對“藍色”的定義,以符合先前試驗中形成的預期。
與大多數視錯覺一樣,其實人類的頭腦真的很容易被欺騙。但是,為了證明這種心理設計缺陷在現實世界中可能造成的一些後果,研究人員更進一步,又進行了兩項實驗,在這些實驗中,“藍色或紫色”的決定被更重要的決定所取代了。
在一項後續實驗中,研究人員向參與者展示了800張電腦生成的臉,這些臉在“威脅性”和“非威脅性”之間不斷變化。研究人員發現,在200次試驗後,被試的惡意面部照片數量有所減少時,被試者開始將不具威脅性的照片貼上“威脅性”的標籤。
在最後一次實驗中,研究人員向參與者展示了240份虛假研究專案的建議書。這些範圍從道德光譜模擬建議(例如,參與者將列出他們最喜歡去的城市,寫出他們會在所去的城市做什麼;例如,參與者將被要求舔一塊冰凍的人類糞便物…漱口水的用量(隨後)將被測量)。
然後,參與者必須決定是否允許實驗繼續進行。在研究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當不道德提案的數量減少時,參與者再次改變了他們的看法,開始將的道德提案歸為不道德提案。
如果你的大腦一直在根據之前的經驗重新調整它的感知,你怎麼能確定你真的看到了事物的本來面目呢?從更大的角度來看,如果人類社會不斷擴大對這些問題的定義,將新的違法行為納入其中,那麼人類社會真的能真正解決他們的問題嗎——比如犯罪、貧困、偏見等等?
研究人員總結說:“儘管現代社會在解決從貧困、文盲到暴力和嬰兒死亡率等廣泛的社會問題方面取得了非凡的進展,但大多數人認為世界正在變得越來越糟。”他們說,也許一個社會解決的問題越多,它對問題的定義就越寬泛。其實,並不是說杯子裡的水沒有裝滿——也許只是因為我們眼前看到杯子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