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
文中稱:
科學家把南極冰層鑽了一英里深
發現了一種稀有礦物,
這種礦物在地球上稀有,
在火星上卻十分豐富。
這種棕黃色的礦物,
名為“黃鉀鐵礬”
要在水和酸共存的環境下才能形成。
[下雨]
現在,在火星上已經很難找到這樣的環境了。
然而,2004年,
“機會”號探測器在火星上首次發現了“黃鉀鐵礬”,
這種礦物在火星上多地都存在。
科學家們就奇怪了——
為啥在火星上這種礦物這麼多呢?
有些理論認為可能是這樣——
幾十億年前,
冰層覆蓋火星,
火星上的塵埃中含有“黃鉀鐵礬”所需的元素——
鐵、硫、鉀,
然後就這些塵埃被冰層鎖住了。
米蘭比可卡大學的地理學家 喬瓦尼巴科洛說:
火星上充滿塵埃。
冰層可能為酸性塵埃轉變為“黃鉀鐵礬”提供了所需的潮溼環境。
不過,科學家們從來沒見過塵埃和冰能發生化學反應並生成“黃鉀鐵礬”。
[沙塵暴]
研究人員在發表的論文中稱:
在南極洲發現“黃鉀鐵礬”粒子,一定程度上支援了上述推測
——即塵埃和冰能生成“黃鉀鐵礬”
在地球上,“黃鉀鐵礬”是罕見的礦物,
一般產生的情況有:
礦場廢料暴露於空氣和雨水中時生成;
或者在火山口附近生成。
黃鉀鐵礬礦
巴科洛和他的同事們從來沒想到會在南極洲發現“黃鉀鐵礬”
當他們團隊從地下抽出大約1260米長的冰芯時,
他們竟然發現“黃鉀鐵礬”示蹤顆粒!
這些顆粒深埋冰層之下,
比沙粒還要小。
研究人員用電子顯微鏡研究了這些顆粒,
他們得出了結論——
這些“黃鉀鐵礬”是在冰層之下形成的。
奧克拉荷馬大學的地球化學家梅根埃爾.伍德.馬登認為:
這個發現暗示了——
在火星上類似的條件下,可以形成“黃鉀鐵礬”。
不過火星上的“黃鉀鐵礬”
並不像南極所發現的,
只是稀少的幾個顆粒,
而是厚達幾米!
可能因為火星上比地球南極的塵埃要多,
所以才能形成超厚的“黃鉀鐵礬”。
[跪了]
當然,將南極與火星環境相關聯、比較和研究,
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