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公元1879年-1955年),出生於德國,後入籍瑞士和美國,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哲學家。他發現了相對論、光電效應和質能公式,還是量子力學的建立者之一。其中光電效應理論使他獲得了諾貝爾獎,質能公式則開啟了核能時代。他代表作有《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等。

愛因斯坦的主要學說是關於相對論的。狹義相對論包含兩個基本前提: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相對性原理認為物體的運動都是相對的,所以,在考察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必須先建立參照系(或參照物)。這一原理由伽利略提出,牛頓發展光大,再由愛因斯坦繼承的。光速不變原理認為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是不變的。按照牛頓的運動學理論,假設甲在地上觀察到的光速是C,乙在汽車(速度為V)上觀察到的光速就是C+V(或C-V)。隨著電磁理論的發展,發現甲、乙兩人觀察到的光速都是C,即光速是不變的。這就與牛頓的運動學理論產生了矛盾。愛因斯坦提出:對於任何一個參照系,都只有屬於這個參照系的空間和時間,即對於一切慣性系,運動在該參照系的空間和時間所表達的物理規律的形式都是相同的。簡單地說,對於A參照系來說,所有的空間和時間都是A形式的;對於B參照系來說,所有的空間都是B形式的。兩個參照系的空間和時間都是不同的,它們之間的轉換可以用洛倫茲變換公式來表示。這就是狹義相對論的原理。這一結論否定了牛頓力學中的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

廣義相對論建立在狹義相對論和等效原理之上。等效原理是引力的最基本的物理性質,在任何一個時空點上都可以選取適當的參照系,使一切物質的運動方程中不再含有引力項,即引力可以區域性的消除。簡單地說,一個物體受到一個力的作用後,會產生一個加速度。這樣,引力場與以適當加速度運動的參照系,兩者的作用是等效(或等價)的。由此,就把狹義相對論所適用的慣性系推廣到非慣性系,這就是廣義相對論。

愛因斯坦也有關於哲學方面的著作,例如《物理學和實在》、《上帝的迷思》、《論教育》等,但並無獨特的、重要的見解。

愛因斯坦的科學理論為哲學提供了巨大的支撐。在他之前,很多哲學家(如德國的康德)認為宇宙的本質是空間和時間,在相對論提出之後,人們知道,空間和時間並不是絕對的。空間是物質的表現形式,時間是運動的表現形式,宇宙的本質不再是空間和時間,而是物質和運動,從而證明了唯物主義思想的正確性,促進了唯物主義哲學的發展。

PS:我並非物理專業,對《相對論》的理解若是有誤,還請不吝賜教。

13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來自海綿骨架的啟示:可簡化空間飛行器的工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