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SpaceX的飛船在火星上的假想圖。(圖片:SpaceX)

1月16日,SpaceX公司的億萬富翁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在Twitter上釋出了一系列推文,概述了SpaceX星際飛船火星殖民系統的一些巨集偉目標。

星際飛船系統包括一艘名為星際飛船的大型宇宙飛船,以及一枚名為“超重”(Super Heavy)的巨型火箭。這兩種運載工具都可以重複使用,事實上,載具的這種快速和頻繁重複利用也正是實現馬斯克整體目標的關鍵,這可以降低太空飛行的成本,提高火星殖民和其他大膽太空探索壯舉的經濟可行性。

但“頻繁的重複利用”這個說法似乎有點保守。在一條推文中,馬斯克寫道,星際飛船最終目標是平均每天發射三次,他解釋說,每艘飛船將能夠攜帶約100噸的有效載荷進入軌道,因此,按照這樣的飛行速度,每艘飛船每年將發射約10萬噸的載荷。

推特原文:“星際飛船設計目標的平均速度是一天三次飛行,也就是一年一千次飛行左右,每次飛行載荷在100噸以上,所以每10艘飛船每年可以產生100萬噸的載荷量。”(Starship design goal is 3 flights/day avg rate, so ~1000 flights/year at >100 tons/flight, so every 10 ships yield 1 megaton per year to orbit.)

如果一切都按照馬斯克計劃進行的話,那星際飛船就遠遠不會只有一艘。

馬斯克在週四的另一條推特中寫道:“每年建造100艘星際飛船,10年內就可以達到1000艘,或者在每個地球-火星軌道同步視窗運送大約10萬人。”(Building 100 Starships/year gets to 1000 in 10 years or 100 megatons/year or maybe around 100k people per Earth-Mars orbital sync.)

“軌道同步”指的是兩顆行星排成一條直線的時候,這時候更有利於進行星際旅行,而火星和地球的軌道同步視窗每26個月才會出現一次。因此,馬斯克設想,在這些視窗期間地球會有大批星際艦隊出發。

他在另一條推特上寫道:“將火星艦隊發射到地球軌道,然後每26個月會有1000艘船在30天內離開。”(馬斯克希望每艘飛船都能持續飛行一段時間,而在另一條推特中,他表示SpaceX計劃每艘星際飛船的目標壽命可以達20至30年。)

馬斯克希望所有的這些努力可以讓人類在火星上建立一個可持續的火星殖民地,這一目標將會使人類成為一個多行星物種,同時,這個目標也是馬斯克一直以來的夙願,他一再強調,這就是他在2002年創辦SpaceX的原因,也是他在過去幾十年積累財富的動力。

早在2017年年中,馬斯克就曾表示,星際飛船(當時被稱為星際運輸系統)的結構可能可以在50到100年內讓一個百萬人口城市在火星上崛起。目前,他仍然在朝著這樣一個雄心勃勃的時間程序努力。

但馬斯克的實際時間程序其實還要更有野心。週四,馬斯克的一名推特粉絲問道:“那麼2050年的時候火星上會有100萬人嗎?”這位億萬富翁的回答很簡單:“是的。”

順便說一下,Super Heavy火箭並不會飛向火星,這枚巨大火箭的作用只是為了將星際飛船發射離開地球。由於月球和火星都要比地球小得多,所以星際飛船本身就能夠輕易地從月球和火星上發射升空。

SpaceX目前正在德克薩斯州南部的設施中建造它的第一艘星際飛船軌道飛行器,名為SN1。週四,馬斯克還在推特上釋出了一張技術人員在SN1原型的鼻錐和液氧頭罐上工作的照片。

星際飛船很快就能運行了。SpaceX公司的代表曾表示,星際飛船的首個任務將會發射多個通訊衛星,最早可能會在2021年進行。除此之外,星際飛船也已經收穫了它的第一個訂單,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已經預定了一次2023年的繞月航行任務。

根據公開資料,儘管多次重複使用攤平了成本,但新造一枚“獵鷹9號”火箭仍需要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4億。如果這場價值3.4億的測試成功,那麼無疑是載人航天史上的里程碑,一舉改變了過去火箭失事航天員就會死的局面。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以前人類擔心火星人襲擊地球 科學家:現在火星生物可能即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