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奠定了現代人類自然觀的基礎

自然科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畢生未能解開的一個讓他倍感惱火的物種演化之謎,即眾所周知的“惱人之謎”(abominable mystery),吸引了歷代科學家前赴後繼努力解惑。

這個“討厭的”問題,實際上是古植物學中的一個重要科學問題:地球上早期被子植物(即開花植物)的起源和分異,也就是說,最早的被子植物在距今約1.1億年的白堊紀地層“突然”出現怎麼解釋?

但是,這個問題怎麼就被稱為“惱人之謎”了呢?

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演化生物學教授理查德·巴格斯(Richard Buggs)解釋說,達爾文擔心的是這個謎團不解,可能會影響他的生物演化理論。

這不是自尋煩惱。歷史檔案資料顯示,當年有另外一位跟達爾文競爭的科學家認為,早期被子植物出現的背後是神的力量,上帝之手。

地球上有20多萬種開花植物(被子植物)

為什麼討厭?

“惱人之謎”這個詞是達爾文1879年在寫給最親密的朋友的一封信裡寫下的。那個朋友是植物學家和探險家約瑟夫·胡克博士(Dr Joseph Hooker)。信中提到早期被子植物的起源和快速分異實在令人困惑不解,太討厭,是個“惱人之謎”。

這個謎的關鍵是開花植物(被子植物)的起源。這類植物會開花結果,果實裡包著種子。從橡樹到野花、蓮荷,地球上絕大部分植物都屬於被子植物。

早期被子植物在地球上出現的地質年代較近,而且爆炸式迅速分異成顏色、形狀和形態各異的植物。

巴格斯教授說:“化石表明它們是1億多年前的白堊紀突然出現的,之前沒有任何看上去像被子植物的東西存在,它們的出現不但突然,而且相當多樣化。”

這就是達爾文的“惱人之謎”的關鍵。

“被子植物為什麼沒有漸進演化過程?為什麼看不到介於裸子植物 - 比如針葉樹 - 和被子植物中間的過渡形式?再有,它們出現的時候為什麼已經如此多樣化?”

達爾文的困惑

各式各樣的開花植物似乎眨眼間就佔領了世界,滿山遍野,而其他像哺乳動物之類的物種卻經歷了漫長的演化過程,這個問題深深困擾著達爾文。

根據自然選擇理論,大自然不會跳躍前進,但開花植物在自然界的突飛猛進,說明生物演化是可以突然、迅速發生的,與自然選擇理論相悖。

達爾文曾經設想過一種可能性,即開花植物也許是在一個尚未被發現的島嶼或大陸上經歷了演化過程。

1881年8月,達爾文去世前幾個月,他寫信給胡克,信中寫道:“在我看來,植物王國的歷史中沒有比高等植物突然或突兀的進化更令人驚異。我有時猜想,是否可能在某個與世隔絕的大陸上某個地方存在了很久,那個地方也許在南極附近。”

1858年大英博物館植物館

最新猜測

巴格斯教授在倫敦皇家植物園圖書館裡發現了1876年蘇格蘭植物學家威廉·卡盧瑟斯(William Carruthers)一次講座稿複製品,其中的內容為達爾文的終生困惑提供了新的釋疑線索。

卡盧瑟斯曾擔任大英博物館的植物部門負責人,當時在古植物學領域舉足輕重。

他在給倫敦大學學院圖書館的地質學家協會的講座中指出了達爾文圍繞化石證據的困惑,特別提到開花植物突然出現的那些疑團。

巴格斯教授說:“卡盧瑟斯是利用惱人之謎來攻擊物種演化理論本身。他認為上帝在白堊紀創造了開花植物;它們沒有經過演化。”

對於達爾文和他的支持者來說,上帝創造開花植物的說法也很討厭,因為實際上是試圖用超自然力量來解釋化石記錄。

不過,卡盧瑟斯關於化石記錄的觀點確實很難用演化論來辯駁。這是達爾文的難題。

德國盛開的鬱金香

巴格斯教授專門為這個新發現在《美國植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指出其意義在於提供了洞悉和理解達爾文晚年所思所想的線索。

他認為,達爾文留下的“惱人之謎”可以跟17世紀法國數學家費馬(Pierre de Fermat)留給後人的費馬大定理(又稱“費馬最後的定理”)相提並論,“別具一層浪漫”,就像“達爾文最後的謎”;達爾文生前最後幾個月滿腦子都是這個謎,也許還有遺憾。

費馬大定理1995年被美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攻克。

達爾文之謎解開了嗎?

簡單說,沒有。

這個困擾科學界140年的謎團迄今仍未破解。

巴格斯說,雖然現在人們對物種演化和化石記錄有了更多的瞭解,更深的理解,但“惱人之謎”照舊惱人、討厭。

18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1月29日科技日課,賈躍亭找到了錢,而且立馬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