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望遠鏡打了十幾年的交情了,對各種望遠鏡情有獨鍾。
只要天氣好,三更半夜揹著裝備,跑到荒郊野外“出攤兒”觀星也是常事。
今天就聊聊望遠鏡吧:
從裸眼開始,不斷給你“升級裝備”,會怎麼樣?
裸眼
昴星團
裸眼可以看到月亮上一些細節以及鄰近地球一些很亮的恆星,偶爾能看到最亮的星系。
銀河系,肉眼可見的星基本都是在小圈內
肉眼可見的系內恆星絕大部分都集中在1000-1500光年範圍內。
而這已經包括全天區(包括南半球)肉眼可見的6000-7000顆左右的恆星。
但並不僅僅是這些天體,還有一些深空天體我們也能用肉眼見到,但觀測條件要求相對比較高。
雙筒望遠鏡
木星及其衛星
比起裸眼,雙筒望遠鏡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光線,它可以幫助我們看到一些更暗的天體或將其放大。
雙筒望遠鏡非常適合新手或小朋友觀測星空認星座,因為可以有較廣闊的視覺面。
天文望遠鏡
梅西耶87
天文望遠鏡比雙筒望遠鏡能收集到更多的光線,能幫助我們看到12等亮度的天體。
為什麼天文望遠鏡能幫我們看得更遠?
凸透鏡可以將遠處的平行光匯聚到一個點上,這樣更多的光就能被匯聚到望遠鏡裡,使我們看得更清楚。
凹透鏡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將遠處的平行光發散,將遠處的物體放大。
有了這兩大法寶,天文學家們開始大展拳腳了!
下面這些更牛的裝備就誕生了!
折射式望遠鏡
伽利略式望遠鏡原理
開普勒式望遠鏡原理
反射式望遠鏡
牛頓式反射望遠鏡
折反射望遠鏡
隨著天文望遠鏡的口徑越來越大,用於承載大型望遠鏡的天文臺出現了。
天文臺
但是人們發現,不管望遠鏡口徑做的再大,鏡片做的再精密,可見光也只能承載宇宙中很有限的資訊。
現在對宇宙的觀測已經不再侷限於可見光,而是全波段。
1932年,美國無線電工程師卡爾 · 央斯基發現來自銀河系中心的射電輻射。
這種電磁波無法用光學望遠鏡來觀測,所以射電望遠鏡應運而生。
射電望遠鏡
隨著不斷升級,人們又發現地面上的天文望遠鏡觀測會受環境客觀條件的限制。
因此天文學家們盯上了太空這片遼闊無干擾的領域。
把望遠鏡送到太空上去,觀測效果更佳。
空間望遠鏡
哈勃空間望遠鏡(世界上第一個空間望遠鏡)
裝備的不斷升級,也表明了人們對宇宙有無窮的探索欲。
今天認識了這麼多種望遠鏡,你能說出中國著名的LAMOST望遠鏡和FAST望遠鏡屬於哪個類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