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無神論者的思維方式與宗教人士不同嗎?他們的大腦工作方式有差異嗎?原來,這個問題已經研究了相當長的時間,結果非常有意思。

早在2003年,著名科學家、科學普及者理查德-道金斯作為BBC地平線紀錄片 "大腦中的上帝 "的一部分,去了神經科學家邁克爾-寶辛格的實驗室,他聲稱幫助道金斯經歷了一次宗教體驗。

為了這次體驗,科學家的頭上戴上了一個特殊的頭盔,在顳葉區域產生了弱磁場。這可不是鬧著玩的--早些時候,寶辛格已經證明,這種刺激會引起廣泛的宗教現象--從感覺到看不見的人的存在,到誘發出體體驗。令神經科學家驚訝的是,道金斯的實驗失敗了--他什麼都沒有經歷。經過對資料的分析,發現生物學家的顳葉的敏感度遠遠低於之前參與這項研究的大多數人。

一般來說,顳葉可能是大腦中負責宗教體驗的部分,這種想法從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存在,但後來在2003年,首次透過實驗表明,顳葉的低靈敏度導致無法體驗宗教體驗。快進9年,到2012年。各個實驗室發表的幾篇文章,首次提供了將分析性、邏輯性的思維方式與無神論聯絡起來的證據。長期以來,心理學家一直在理論上研究大腦處理資訊的不同方式: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反映的和體驗的,分析的和直覺的。這些都與大腦某些區域的活動有關,可以由各種刺激引發,包括藝術,也有相當廣泛的研究。

人們被要求觀看各種藝術作品或閱讀引發信徒宗教神秘體驗的小故事,對大腦活動進行各種研究,包括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參與者越是抑制超自然思維,右下額葉回的啟用程度就越大,而右下額葉回在認知控制系統中佔據著積極的地位。這似乎可以證明,無神論者更傾向於進行分析性或反思性的思考,總的來說,他們的大腦與信仰者的大腦不同。只是結果並沒有那麼簡單。早在2015年,心理學領域爆發了一場 "複製危機"。結果發現,很多經典研究的結果是無法透過複製來實現的。宗教和無神論的心理學也不例外。

沒有一項新的研究能夠複製原來的結果。此外,在一個例子中,結果正好相反。這可能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所有的原始研究都是在美國進行的。文化會不會以這樣一種決定性的方式發揮作用,以至於在一個國家與無神論相關的分析性認知風格在其他國家可能不存在?最初的一項研究中,受試者被要求一邊看著羅丹的雕像 "思想者",一邊描述自己的情緒,作者試圖在一項涉及13個國家的人的新研究中回答這個問題。結果證實,只有澳大利亞、新加坡和美國三個國家的認知分析風格與無神論有關。

許多專家沒有將自我知識與宗教聯絡起來

2017年,進行了一項雙盲研究,以更可靠的方式測試無神論與認知抑制之間的聯絡。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大腦刺激技術,直接刺激負責認知抑制的區域:右下額葉回。然而,一半的參與者沒有接受脈搏,認為他們正在接受脈搏(安慰劑)。結果表明,腦刺激有效:接受過腦刺激的參與者在認知抑制方面表現更好。然而,它對減少對超自然的信仰沒有影響。

因此,這個問題至今仍未解決。只有一些跡象表明,大腦的不同部位負責信仰和無神論,儘管它們的運作在不同的文化中是非常不同的,正如最近的研究所表明的那樣。

這就提出了另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信仰如影隨形,對周圍的人沒有造成影響,那麼他信什麼根本不重要嗎?

10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海水淡化新技術,全程不用電,過程不到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