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 東邪
儘管人類文明已經發展到一定的高度,人類對地球和自然生物的瞭解達到空前水平,但科學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地球上永遠都存在未知生物。這些未知生物有可能是生活在幾千萬年甚至上億年前的古生物,也有可能是從未被人類發現的現代生物。去年十月份,英國一處海灘上就出現了一具不明生物的屍體,連科學家也無法確定它的真實身份。
英國相關部門獲知該訊息後派遣研究人員前往調查,但研究人員去到的時候發現該生物屍體已經腐爛了一段時間,身上許多關鍵的部位都難以辨認,因此當場無法確定是它的真實身份。更不可思議的是,之後也有科學家專門對該生物進行研究,但也無法肯定它的真實身份。那麼這隻生物到底是什麼來頭?它的出現意味著什麼?
有觀點認為它是常見生物,而有的觀點不這麼認為
據瞭解,發現該神秘生物的地點位於英國的高爾半島,當地的海洋學家獲知訊息後也去到現場進行考證。去到現場後,海洋學家表示該生物從外形上看不像是常見的生物,因為它的頭部和牛頭有些相似,但身體尾端卻長出了類似爬行動物的尾巴。它的身體兩側並沒有長出腿,而是長出了類似腳蹼的結構。
由於人們發現該生物的屍體時,屍體已經發生了高度腐爛,甚至還能看到其體內的骨骼,因此光從外表很難辨別出它是什麼生物。從該生物的大致外形來看,專家提出了兩種可能性,一是鯨魚或海豚,二是鱷魚。斯旺西大學的生物學家丹·福爾曼博士也關注了這個事件,他認為該生物不太可能是鱷魚,因為他的顱骨底部出現了明顯的隆起部分。
而這一特徵一般只會出現在海豚、鯨魚等海洋哺乳動物身上,再加上該生物的下頜輪廓與鯨魚、海豚的輪廓十分相似,因此福爾曼博士認為該生物是鯨魚或海豚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根據當地漁民的介紹,高爾半島每年的五月到七月,海洋中就會出現大量的鯨魚和海豚,因此海灘上出現海豚或鯨魚的屍體也並不奇怪。
除此之外,該訊息作為新聞傳播開來後,還有好事者認為該生物可能是人類未發現的新物種,因為它的身上存在與多種生物相似的特徵,例如和牛相似的頭部,和鱷魚相似的尾巴,和海豚相似的軀幹,這在已知物種中是前所未見的。
如果該生物是新物種,意味著什麼?
從好的方面來看,人類已知的物種庫中又多了一個物種,提高了地球生物的多樣性。該神秘生物的體長和成年人的身高相仿,體型如此大的新物種在過去的新物種發現歷史中是很少出現的,這說明海洋世界中依然存在著許多人類未涉足的領域,這些領域則有可能深藏著一些未知物種。
從壞的方面來看,該生物的死亡或許敲響了物種滅絕的警鐘。如果一種生物從來沒有出現在人類的視野範圍內,說明它們的生存環境十分隱秘,而且十分原始,應該沒有受到人類活動太大的影響。但如果突然有一天以屍體的方式讓人類知道它們的存在,這說明它們的生存已經受到了人類活動的威脅,或者受到生存環境的變化。
倘若人類無法探索清楚該物種的死因,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個體死亡,最終將這一新物種推向滅絕的深淵。雖然目前多項調查研究表明該神秘生物不太可能是新物種,但物種滅絕的問題依然備受關注。由此我們將引出另一個話題,地球上的生物是否在悄然地經歷生物大滅絕事件?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正在悄然上演嗎?
根據科學家考證發現,地球生物史上曾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每一次事件都導致地球生物遭受“大清盤”,只有少數物種能夠存活下來。透過分析歷次生物大滅絕事件,我們會發現任何時期的地球霸主都會在大滅絕事件中消失,典型的案例就是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第五次大滅絕事件,導致恐龍走向滅絕。
自從人類拉開工業革命的序幕後,地球自然環境就開始走上下坡路,到了近三四十年這種情況更加明顯。自然環境的惡化導致不少動物的種群規模開始縮小,將不少物種推向容易滅絕的邊界,將原本就容易滅絕的物種推向瀕臨滅絕的境地。不久前國外有研究表明,受到環境影響最嚴重的應該是昆蟲,不少昆蟲物種在2019年就在滅絕的邊緣徘徊了。
如果按照目前這種趨勢繼續發展下去,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昆蟲滅絕。除了昆蟲之外,北極熊的處境也不容樂觀。隨著越來越多的冰蓋融化,極地氣溫的上升,北極熊等生物面臨找不到食物和無法適應氣候變化的困境。這些現象似乎都說明了近些年來地球生物的處境越來越不樂觀了,作為主導環境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人類應該對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