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地球就只有一顆衛星,那就是月球。但是,由於地球的引力足夠強大,有時候還會有一些小天體誤闖入地球的引力範圍內。這其中有一部分會闖入地球大氣層,燃燒或者墜毀,還有一些會變成地球的衛星。
這種衛星和月球不同,說起來也算是天然衛星,但是並不穩定,無法長期停留在地月系,最終都是以脫離地球引力的結果收場。
“地衛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一共記錄了2顆這樣的迷你衛星。
2006 RH120原本是一顆近地小行星,每20年左右的時間就會靠近地月系一次。它的直徑只有5米,還沒有一輛公交車長,因此很難被發現。2006年的時候,它曾經短暫地和地月系來了一次親密接觸,最近的時候距離地表僅27.7萬公里,比月球還近了10萬公里以上。2006年,它從近地點脫離,回到了繞太陽軌道,並將在2028年和地月系重逢。
![](http://timg.juduo.cc/2021/01/dbdc40e37832478aafb1f80b677c4eba.jpg)
2020年2月份的時候,天文學家正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卡特林那巡天系統進行觀測,突然發現了一個神秘的光斑。他們非常興奮,在做了簡單的觀測和分析後,就迅速在推特上宣佈發現了地球的新衛星,這就是2020 CD3。
據觀測,這顆迷你月亮很可能早在2017年的10月9日的時候就闖入地球引力範圍,並被地球俘獲了。只不過它體積太小,只有1.9*3.5米,所以一直都沒有被發現。而且它並不會長期穩定地存在於地月系內,雖然它已經在地球周圍運行了3年的時間,但人類發現得太晚,剛剛被正式身份,它就被月球的引力作用甩出地月繫了。
![](http://timg.juduo.cc/2021/01/470d2cbe45f040f8b7d4777d9953f890.jpg)
新的迷你衛星
2020年9月,科學家們再一次發現了一顆疑似地球臨時衛星,地月系再一次迎來了新的天體。一開始的時候,科學家將它看作是一顆普通的阿波羅小行星,也就是軌道和地球有所交叉的一類天體,並命名為2020 SO。但模擬結果顯示,它會在10月時成為繞地球小天體,也就是一顆迷你月球。而接下來的觀測,就讓天文學家更加疑惑了。
他們發現,這顆神秘的天體繞太陽公轉的週期大約是正好1年的時間,而且偏心率和地球軌道十分相似。換句話說,它的整體執行規律和地球很接近。
![](http://timg.juduo.cc/2021/01/795c7100be5542d185f521aa6c95d4ef.jpg)
你可能想到了中學物理中的圓周運動,以為位於相近的軌道有相似的執行規律理所當然,實則大錯特錯。太空中天體的執行非常複雜,而且小天體極容易受到大天體引力的干擾,所以運動規律非常複雜,反而是因為和地球比較類似,讓人覺得奇怪。
不僅如此,2020 SO的執行速度也比普通的小行星要慢一些,這和其他小行星也非常不一樣。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科學家們開始重新思考2020 SO的真實身份。
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太空考古學家Alice Gorman就表示:從它的執行速度,可以反推出它的初始速度,從而推測其來源。而現有的執行速度過慢,則給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難題。她和她的同事們也推測過,2020 SO或許是從月球上脫落的岩石,這種天體速度比較慢是正常的。而實際觀測結果表明,2020 SO比這樣的天體速度更慢。
難道真的沒有合理的解釋了嗎?
人造天體在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後,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看似最不可能但僅剩的一個猜想:2020 SO是人造天體!
NASA太空推進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馬上追溯以往的航天器發射記錄,果然找到了答案。
1966年9月,NASA利用半人馬座號火箭將勘測者2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勘測者2號探測器是為NASA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開路的,它已經墜毀在了月球表面,但這次發射還留下了一個後遺症,那就是半人馬號火箭的推進器。
![](http://timg.juduo.cc/2021/01/ffe6d5dfeca84022abf75fa3c78f8e30.jpg)
作為一種分級火箭,半人馬號火箭在升空過程中也會將推進器一級一級分離下來,由地面的工作人員回收處理。但是,太空中的事情是很難有把握的,意外情況無法避免。而半人馬號火箭就有一級助推器殘留在了太空中,成為了一塊太空垃圾。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CNEOS資料庫,2020 SO大約有6-14米長,而半人馬座號火箭的一級長度為12.68米,從這個資料來看,2020 SO屬於半人馬座號火箭的一部分也是符合理論的。不僅如此,科學家們還對2020 SO的化學成分進行了觀測分析,並與1971年留在太空的另一個火箭助推器進行了比對,發現高度吻合,再一次證明了這個理論。
確認了,這顆所謂的地球新衛星,實則是人類自己造出來的天體,在失去控制之後進入繞太空軌道,又陰差陽錯回到了地球的懷抱。
匆匆離去不過,2020 SO並不會永遠留在地月系內。在2020年12月1日,它第一次達到近地點,距離我們僅5萬公里,這是地月距離的13%左右。
(圖片說明:2020 SO的執行軌跡)
在即將到來的2月2日,2020 SO將會最後一次近距離接觸地球,屆時它和我們的距離將只有22萬公里,相當於地月距離的57.3%。不過,這一次重逢是為了更好地別離,它在飛掠地球后將會義無反顧地脫離地球引力束縛,在3月份的時候徹底告別地球軌道,從此成為一顆繞太陽公轉的人造天體。
據介紹,在當地時間2月1日的晚上,位於羅馬的虛擬望遠鏡專案人員會舉辦一個線上告別活動,為2020 SO“餞行”。
55年前,人類建造了這個助推器,並在火箭升空後將它拋棄。如今,在繞地球公轉了幾十年後,它也將拋棄地球,成為一顆自由的天體。也許,隨著人類發射的航天器越來越多,2020 SO也會有更多的同伴。地球附近的軌道,正在變得越來越擁擠。
好在2020 SO只是繞地球公轉了一段時期就匆匆離去,而人類產生的大量太空垃圾仍然留在太空中,威脅著人類探測器。這次2020 SO也算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未來該如何處理這些太空垃圾,將是科學家們不得不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