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來自華盛頓大學、耶魯大學和阿根廷國立基爾梅斯大學的科學家們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並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研究指出,人們的睡眠週期會隨著月相的變化而變化。在滿月前的幾天,人們往往入睡晚,睡眠時間也相對短。

在阿根廷東北部福爾摩沙省的三個土著社群,研究人員利用手腕監測器追蹤98名實驗參與者的睡眠模式。在研究期間,每個社群獲得電力的情況都不一樣,一個是農村地區,根本沒有電力供應;另一個也是農村地區,但電力供應有限;最後那個城市社群則有充足的電力供應。

隨後,研究人員在美國西雅圖地區又針對464名大學生進行了單獨研究,重複了這一試驗。

實驗資料表明,無論實驗物件是否能用上電,其睡眠都會隨著月相變化而變化。這種變化對於在城市環境中生活的人並不太明顯,但也是存在的。

實驗時長為1到2個完整的月相變化週期,研究人員分析了資料之後發現,所有參與者都會在29.5天的月相變化週期內出現睡眠變化現象。

科學家們猜想,這種現象可能與人類的進化有關。月亮是晚上的重要光源,尤其是在滿月前後的幾天,月亮都是比較大、比較亮的。幾千上萬年下來,人類的祖先就逐漸適應了這種情況。但具體二者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科學家們還未弄清楚,這就是下一步研究的目標和方向了。

掛在頭頂上的明月離我們那麼遙遠,沒想到居然還能影響到我們的睡眠,真的是非常不可思議。下次如果再有睡不著的時候,抬頭看看月亮放鬆心情,看到“罪魁禍首”了,說不定也就能很快入睡了。

本文選題:little mango

15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透過高速擠出和雜化填料製備高介電常數高儲能密度聚丙烯複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