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號和2號探測器升空,對太陽系外層行星進行首次探測。經過37年飛行,於2014年9月13日凌晨2點,“旅行者一號”飛離太陽系,飛向別的恆星。

作為星際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2號"上的高精度裝置、儀表集人類科技文明之大成,然而人類如果無法另闢蹊徑,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無法觸及星空。因為以地球現在的環境,我們已無法進行低背景輻射鋼的製造,一種高精度裝置、儀表製造不可或缺的鋼材。

1943年人類第一次核試驗,1945年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五大常的地下核試驗……產生大量的鈷-60、鈾、鈽等放射性元素在地球大氣層,地球再無一方淨土。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將數萬噸的輻射物排放到大海,地球再無一方淨水。

這些無處不在的放射性同位素隨空氣進入鍊鋼工藝,煉出的鋼鐵無一例外帶有放射性。劑量用納為單位計算,但對高能物理研究、粒子對撞、高靈敏度感測器、核磁共振等高精度高靈敏度試驗或儀器造成難以克服的偏差。科學世界,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20世紀70年代開始,特別是航空航天的迅猛發展,低背景輻射鋼需求暴漲,歐美國家退役的二戰軍事裝備成了香饃饃,相較於坦克的杯水車薪,輕則數千噸重則上萬噸的老軍艦成了完美供給。

隨著退役軍艦拆除殆盡,人們把目光投向了海底沉船,按照國際慣例,有著陣亡將士骨骸的"海底公墓"是禁止打撈,這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因此英格蘭北部的斯卡帕灣,龐大的沉船數量,加上沒有陣亡將士,成為完美打撈物件。1919年6月21日,馳騁大西洋的德國公海艦隊收到代號“彩虹”的訊號後,70多艘戰艦在此悲壯自沉。這些軍艦在海床上靜默半個多世紀,如今堪比黃金。

人類發明了核武器、核能利用,但被輻射反制,當地球上1943年前生產的鋼材使用殆盡,我們還能進行科學實驗,還能探索太空嗎?也許月球開發是這把解題鑰匙,也許我們須搶在低背景輻射鋼耗盡之前……

13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一場天然氣大火燒了50年,損失超過百億,為什麼不撲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