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那麼,對於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大腦這個“器”,我們有沒有認真想過,先去使其“鋒利”?
《高效大腦工作法》就是這樣一塊磨刀石,作者艾米·布蘭透過對書中3位主人公所遇到的問題的剖析,以名人軼事、科學實驗、趣聞洞見做註解,向我們揭示了大腦的執行方式,以及如何“訓練”大腦的方法。
艾米·布蘭是著名的神經科學家、執業教練,常年與班戈大學的行為改變中心合作,研究和開發以科學為基礎的前沿見解。
在海量的知識點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關於神經科學家最重大的不傳之秘:心理暗示。
先來看這樣一個實驗。這個實驗研究的是心理暗示對人的影響。被試者分為兩組,一組假設以“教授”的身份閱讀檔案,另一組則以“秘書”的身份閱讀。
實驗結果是,相同的檔案,假裝“秘書”身份的那組閱讀速度快;“教授”身份的那組正確率高。他們的表現都與各自的角色相符合。即便,這樣的“角色”只是透過心理暗示“假裝”出來的。
那麼這個實驗對於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意義呢?意義就在於心理暗示對我們實現目標起著重要的作用。
這讓我想起張萌《人生效率手冊》中七個人物目標設立法。將你崇拜的榜樣、優秀的人列出來,然後去效仿。實質上,不也是在暗示自己,將來我也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嗎?
而且目標人物都很具象,我們完全可以把自己代入到他們的角色中去思考、去行動。這就形成了強有力的內驅力良性迴圈。假以時日的堅持,再宏偉的目標,也能被實現。
心理暗示之所以有效的背後,是神經科學所稱的“增強突觸的聯結”“啟用相關神經迴路”。
所謂增強突觸的聯結,就像是車開在泥濘的道路上會壓出輪胎印一樣,人的大腦中突觸之間互相的聯結也可以被壓上某種印記。
聯結增強,就會啟用相關的神經迴路,進而使人強化某些行為,直至形成某些習慣。就比如早起,很多人都會覺得痛苦。但事實上,這依舊與目標有關。
早起不難,難的是不知道起來要做什麼。但如果一個有著明確目標的人,內心有著明確的效仿榜樣,他就會爭分奪秒去做他認為有助於自己目標實現的事,包括早起。因為時間寶貴。
簡單捋一下就是:心理暗示→突觸聯結→開始行動→神經迴路加固→行為強化→形成習慣→加速目標實現。
可見,首先我們要給自己樹立明確的目標,然後盡情去想象、去暗示自己成功後的場景和模樣,然後堅定地朝著目標努力,目標就會實現。
另外,還有兩個很有意思的心理遊戲,與啟用神經迴路、促進實現目標、激發創造力有關。
一個是“假想預演”。這也源自於一個心理學實驗。把30名不同專案的男運動員分成三組。第一組進行假想訓練;第二組只進行肌肉鍛鍊;第三組則什麼都不做。
測試指標是被試者的髖屈肌力量增強情況。結果顯示,第一組力量增強了24%;第二組28%;第三組沒有明顯變化。
這說明什麼?說明在做事之前,先“假想”已經成功的模樣,將有助於事情的成功完成。這與稻盛和夫在《成功的真諦》一書中所描述的“心想事成”宇宙法則,不謀而合。前提是,要有效地“想”,要足夠渴望。
正所謂,“你心中描畫怎樣的藍圖,決定了你將度過怎樣的人生。”
另一個是“心理鍛鍊”。書中講述了3個小遊戲,可以用來鍛鍊大腦的創造力。感覺大人、孩子都適用。
一物多用描述。規則是隨便取一個物件,在3分鐘內(時間自定)儘可能多地說出它的用途。比如一個碗,可以用來吃飯、用來盛水、用來裝東西、用來當武器、用來當帽子……
這個遊戲看上去很傻,卻對思維的鍛鍊很有幫助。尤其是成年人,有誰會去想一個碗到底有多少用途呢?我敢打賭,沒幾個人會去想,包括我自己。
很明顯,經常如此鍛鍊的好處就在於,當我們碰到問題時,不再會手足無措,或者只是用“老辦法”去應對,而是會去想還有沒有其他辦法?
異常描述。將一些司空見慣的物件以非同尋常的方式描述出來。比如把蠟燭描述為蠟和燈芯,或者進一步細化成棉線和圓柱形脂質。然後,還可以進一步挑戰自己,看能不能再細化。
這有點像用英文翻譯中文的菜譜。明明是魚香肉絲,英文翻出來就是各種食材的羅列,實際上還是魚香肉絲。
記得樊登老師說,他跟他兒子經常做的一個遊戲就是,隨便說兩個物件,然後讓他們發生關聯,描述一個故事,還必須要自圓其說。感覺有點類似。
不同順序。以有別於往常的方式來做自己常做的事情。比如,換一種食物做早餐、換一條路線去上班、換一款軟體去輔助工作等等。
以上看似很簡單的遊戲,對於鍛鍊我們的大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著實質性的幫助。小夥伴們可以練起來!
寫在最後
每個人的生活都具有變得豐富多彩的可能性。但生活的內涵、對待事物的方式和對外界事件的接受程度,都取決於自己。“利器”就在自己手中,天生自帶,關鍵看你是否下決心去改變,去行動,去堅持。
引用書中的一句話結尾:“別把工作當工作,別把遊戲當遊戲——一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