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定義一下宇宙有多大。宇宙之大超乎人類想象,但並不是沒有邊際。
天文學界廣泛認同的大爆炸宇宙標準模型認為,我們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由一個無限小、無限曲率、無限高溫、無限密度的奇點爆炸而來,現在宇宙可觀測範圍達到直徑930億光年。
但宇宙有兩個不可觀測範圍,一個是大爆炸初始階段38萬年以內,由於光子還沒有誕生和出現,因此是至暗時期,人類無法看到;二是宇宙一直以超光速在膨脹,現在依然如此,因此遠方的星系之光永遠也無法到達人類眼簾,這部分宇宙人類也無法看到。
這兩個不可觀測宇宙到底有多大,沒有人知道,所以,不可觀測宇宙加上可觀測宇宙到底有多大,也沒人知道。
但以上認知至少說明了兩件事,一件就是宇宙是有始有終的,年齡約138億歲;二是宇宙是有限的,雖然這個限度還不知道有多大,但是有大小的。當然這個大小不可以用我們平時的常理來踹度,科學認為宇宙有界無邊,就是宇宙雖然有大小界限,但由於時空曲率使人類永遠也看不到邊界,更無法到達邊界。那麼這個有限的宇宙有多大呢?我們只能說一說可觀測宇宙,這個宇宙的半徑為465億光年,就是以地球為中心,無論往哪邊看都有465億光年。
光年是光速在真空中傳輸一年的距離,光速在真空中執行每秒約30萬公里,每小時3600秒,每天24小時,每年365.25天(儒略年),在一個儒略年中光在真空中執行的距離約9.46萬億公里。
宇宙可觀測範圍半徑就是光在真空中執行465億年的距離。
在這樣一個可觀測範圍,天文學界已經發現了數千億個星系,這只是觀測到了一小片天區,科學界估計可觀測宇宙中存在著約數萬億個乃至10萬億個星系。星系是什麼?就是恆星的巨大家園,是很多恆星天體由於引力聚集在一個範圍的天體結構。
比如我們銀河系就是一個棒狀漩渦星系,是一個扁平鐵餅狀風車樣星系,中間有一個棒狀軸。
這個星系的直徑約20萬光年,厚度卻只有1.6萬光年,總品質約2100億個太陽品質,包含恆星約4000億顆。
我們太陽就是這眾多恆星中一顆普通恆星,叫黃矮星。所謂“矮星”就是較小的星星,又稱為侏儒星,因此我們太陽在恆星中並不算大,是一顆較小的恆星。
但在銀河系的4000億顆恆星中,紅矮星佔據了80以上。紅矮星是小於黃矮星,品質較小,溫度較低的恆星。所以太陽雖然不算大,在銀河系還是比80%以上的恆星大。
那麼像太陽這樣大的黃矮星有多少呢,不到百分之十,也就是約0.8到1.4倍太陽品質的恆星約有400億顆,而宇宙中太陽這樣的恆星就無法計數了。
這就回答了題主關於宇宙中有多少類似太陽的恆星的問題。
那麼所謂有沒有第二個太陽是什麼意思呢?是和太陽一模一樣的恆星嗎?我想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就像在全球70億人類中,有沒有一模一樣的人的問題一樣,要從指紋到DNA都一樣的人,應該是沒有的,但差不多體重體型性別面貌性格的人還是存在的。
恆星也是這樣,在銀河系中約400億顆黃矮星中,與太陽品質年齡差不多的恆星肯定是存在的,但元素含量等細節完全一模一樣的恆星就難說了。
宇宙中的恆星數不清,幾乎每顆恆星都有行星相伴,而且恆星系統普遍都不止一顆行星,因此宇宙中的行星就更數不清了。
在這無數的行星中,有沒有與地球一樣的行星呢?我想也應該和恆星概率一樣,相似和差不多的是肯定存在的,細節都一模一樣的就很難說了。
宇宙太大了,動輒拿宇宙說事,就只能說個大概,誰也無法打包票。
現在人類通過太空望遠鏡等各種觀測手段,已經發現太陽系外數千顆行星,也發現了不少類地行星、超級地球、地球大表哥等行星,有上百顆行星在所謂的宜居帶。
但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發現有哪顆行星完全或者幾乎與地球一模一樣,也沒有發現任何地外生命存在的跡象,更沒有發現地外文明。
但樂觀不能代替事實,事實是以證據作為支撐的,在沒有確鑿的證據之前,我們不能肯定的說有外星人或者地外文明存在,更不能說外星人早就來過地球的瞎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