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1、

最瘋狂的華人科學家

他應該是華人歷史上最瘋狂的科學家了,或許這樣說還不夠準確,因為就連他算不算真正的科學家,至今都存在著爭議。

有人說,他就是個騙子,而且是像馬保國那樣騙到連自己都相信的那種,也有人說,他是個天才,就像尼古拉.特斯拉生前許多偉大發明被埋沒一樣,他就是中國的特斯拉。

他曾經做過的實驗研究,就算放到現在,人們依然難以接受。

比如,他曾經發明瞭一個“場導論”,認為任何生命體都會發射載有生物特徵資訊的電磁波。當載有生物特徵資訊的電磁波強到一定程度,就會影響另外生命體的生命活動。

簡單來說,就是當一隻鴨子的生物特徵電磁波強大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讓靠近它的雞變成鴨子。

他真的做了一個讓雞變成鴨的實驗。他把能孵化的雞蛋放在保溫箱裡,把鴨子放在保溫箱外面附近的箱子裡,然後用微波聚焦器把保溫箱和裝鴨子的箱子連起來,21天后,孵出的小雞竟然長著鴨子眼,鴨子嘴,足趾上還生長了像鴨子似的腳蹼。

他還根據“場導論”,做了一系列“返老還童”的實驗。他將動物胚胎、植物幼苗的生物場對老鼠進行電磁輻射。實驗結果是:在實驗組300只老鼠中,68%的老鼠吃更多、跑得更快,它們的皮毛變得光滑,似乎真的變得更年輕了。

實驗完老鼠還不夠,他還在自己身上實驗,經過生物電磁波輻射之後,他自我感覺頭腦清晰、食慾、體力增強,有50多人給他寫了鑑定書,認為他的皺紋減少了50-70%。還有一些人認為他比實際年齡小10~20歲。

這些實驗還都曾經得到了相對專業和權威的人士鑑定,並認可他的實驗結果。

比如“雞變鴨”實驗,就得到了多位遺傳學專家審查,其中就有著名的“中國遺傳學之父”談家楨,認定發生了“遺傳變異”。

而他的“場導論”還被蘇聯科學院,也就是俄羅斯科學院的前身承認,這個科學院是世界上最重要學術研究機構之一,有18位諾獎得主都是其中成員,非常具有權威性。

這樣一位科學達人,不管是他本人還是首創的理論都很少被世人所知,更不要說運用起來造福人類,那麼,是他的學術研究無用,就是一個“欺世盜名”之輩嗎?還是我們錯過了一位天才?

和他的科學研究一樣,他的人生也是充滿了瘋狂和神秘,甚至更為精彩。

2、

拼死逃亡,頑強一生

他的名字,叫做姜堪政。

1933年,出生於遼寧鐵嶺的昌圖縣。他的家庭很普通,父親是一箇中學的校長,母親是一位家庭主婦,在他讀高中時,偶爾讀到了一位蘇聯生物學家所寫的文章,說人類至今還沒有找到與衰老斗爭的有效途徑。受此啟發,他決定投身到生物醫學事業中去。

1954年,他考入了中國醫科大學。還在大學期間,他就寫下了7萬字的《場導論》論文,震驚了醫科大學的校長闕森華。在闕森華的支援下,他可以擁有一個小型實驗室。

據說在這個實驗室裡,他做了一個實驗,透過微波透視儀器的,一個人閉上眼睛能看到隔壁房間的圖形,甚至能接收到隔壁人的思維內容,證實了生物磁場的作用及生物微波通訊的存在。

可是這樣的理論在當時看來是極度的“唯心主義”,姜堪政因為“政治不正確”,被下放去餵豬。

1966年,姜堪證做出了一件可能丟掉性命的危險事情,為了能夠好好研究學術,讓世界知道、認可他的“場導論”,他企圖偷越邊境去蘇聯。

在經歷了5天心驚膽戰的逃亡旅程之後,他還是沒能成功,被邊境警察抓獲,關進了瀋陽市的監獄。這次逃亡讓他失去了4年自由,但牢獄之苦並沒有摧毀他的決心。出獄後他還是被“群眾監督”,期間,他的母親去世,妻子也離他而去,在巨大的人生變故之後,他決定再度偷渡蘇聯。

根據姜堪政俄文版傳記的記載,1971年6月26日,他開始第二次逃亡之旅。期間他遭遇到了野狼的跟蹤、毒蛇的侵擾,忍受著烈日的暴曬,還因為吃了毒蘑菇,全身腫得像氣球一樣,餓到閉著眼睛吃爛蛤蟆和馬蠅,歷經了九死一生,終於成功到了蘇聯。

蘇聯人發現他的時候,已經奄奄一息,將他送到醫院躺了兩個多月才康復,之後,他像所有偷渡者一樣,被送進了遠東的勞改集中營。

關在勞改營的中國人形形色色,有右派分子,有殺人犯和盜賊,還有30年代跑過來的抗聯戰士,其中還有一位當年跟著楊靖宇將軍打過鬼子。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段傳奇坎坷的經歷,所以怪人奇人在這裡也不稀奇。

在勞改營兩年時間,姜堪政也成為了這裡出名的怪人,人們經常看到一個骨瘦如柴的男子,在火堆邊佝僂著身體寫寫畫畫,有時沉思,有時苦笑,有時莫名其妙自言自語。那是姜堪政在憑記憶把7萬字的“場導論”寫下來,還有就是不間斷地把自己的情況寫信告訴蘇聯的各個科研機構。

經過漫長的等待,姜堪政收到蘇聯醫學科學院院士斯涅日涅夫斯基的回信,信中請求姜堪政將實驗方法告訴他。姜堪政立即把自己三本筆記寄給了對方,在對方的幫助和引薦下,姜堪政終於結束了勞改生涯,被調到哈巴羅夫斯克醫學院,成為了一名研究員。

但是在3年之後,姜堪政的研究實驗室被強行關閉,原因是蘇聯的官方不承認“場導論”。

這個打擊對於姜堪政來說,不過是頑強人生路上的一個小坎坷。他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研究。

1989年,他的“場導論”又被蘇聯科學院承認,並被認可擁有4項專利,因此獲得蘇聯國籍,在蘇聯的官方機構繼續研究他的科學。據說,在1998年,他還被選為俄羅斯醫學技術科學院院士。

3、

頑強的生命力,

值得欽佩

現在的姜堪政,按照年齡來說是個88歲的耄耋老人了,如果他的“返老還童”實驗是真的,那麼他現在的身體應該還是在60多歲的狀態。可是從2016年的照片看來,他似乎並沒有比同齡人青春多少。

“返老還童”也許只是個噱頭,或許只能過維持很短一段時間,又或許只是姜堪政的“心理作用”。這也是他的“場導論”在學術界公開以來,受到的質疑就從未間斷過的原因。

目前公開的關於姜堪政的資料,也是非常有限。絕大部分都是從兩本書裡來的,一本是他的俄文版傳記,一本是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生物電磁波揭密:場導發現》,差不多是姜堪政的學術自傳。

他的一些研究和實驗,也確實得到了當時權威專家的認證,比如著名的“雞變鴨”實驗,就得到了“中國遺傳學之父”談家楨的認定。他的“場導論”還得到了蘇聯科學院的專利認證。這些造假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還是非常可信的。

但是姜堪政傳奇經歷中展現出來的頑強生命力,卻是實實在在值得欽佩。

他在經歷了下放、牢獄之災、母親病故、妻子離開等多個人生重大變故之後,依然能夠堅持自己的研究,並且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去追求一個渺茫的希望。

在姜堪政的自傳中,曾提到蘇聯官方不承認他理論的那段經歷,他說,這是因為蘇聯專家們想要搶奪外國人的專利。

這或許是姜堪政的一家之言,是他在長期命運坎坷,神經緊張之後,偏執的一些想法。但他在極度的逆境之中還是堅持了下來,最終等到了蘇聯官方的認可。

他的科學研究成果,還需要等待時間的驗證,或許要等到人類科技進步,徹底解開了生物科學之謎的時候。

他是騙子還是“特斯拉”,其實也不重要。對於人類的科學研究來說,不過是多一種設想,對於他自己來說,如果沒有讓他視作信仰的研究,很難支撐他在逆境中的堅持。

和普通人相比,他至少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出了精彩的一生。

13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亞微米解析度高速全息熒光顯微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