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天體都在運動著,運動著的天體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從而形成了天體系統。
星系
星系,又稱恆星系,是通常由幾億至上萬億顆恆星以及星際物質、宇宙塵埃和暗物質構成,並且受到重力束縛,空間尺度為幾千至幾十萬光年的大質量天體系統。典型的星系,從只有數千萬恆星的矮星系到上兆顆恆星的橢圓星系都有,全都環繞著質量中心運轉。除了單獨的恆星和稀薄的星際物質之外,大部分的星系都有數量龐大的多星系統、星團以及各種不同形態的星雲。
星系一般依據它們的視覺形狀進行分類:最普通的是橢圓星系,有著橢圓形狀的明亮外觀;螺旋星系,又稱漩渦星系,星系盤呈圓盤的形狀,加上彎曲的漩渦臂。鄰近星系間的互動作用,也許會導致星系的合併,或是造成恆星大量的產生,成為所謂的星爆星系。缺乏有條理結構的小星系則會被稱為不規則星系。
總星系
總星系由銀河系和河外星系構成,是我們目前所能夠認識到的最大、最高階的天體系統,也是科學家憑藉現有的觀測手段所觀測到的宇宙範圍。
總星系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星系,它只是人們
所能看到的一個星際範圍。它的半徑有200億光年,年齡約為200億年,其中的物質多為氫,其次是氮。星系團和星系群到目前為止,人們觀測到的星系大約有1000億個,它們就像太空中一座座美麗的島嶼。這些星系並非單獨存在,而是成團地聚在一起。超過100個星系的天體系統,我們稱為星系團,而星系團中的“成員”卻不完全只是星系,還有大量的高溫氣體和暗物質。
100個以下的星系集合,稱為星系群。星系群和星系團都是由各種星系相互吸引而聚集在一起的,它們的區別僅在於規模和星系數量的不同。
在星系團的中央,一般都有一個巨型橢圓星系,其他星系如橢圓星系或透鏡星系聚集在巨橢圓星系的周圍,而旋渦星系和不規則星系則散佈在更加外圍的區域。
另外,星系團還可構成更高一級的成團結構,人們稱之為超星系團。
星團
因相互吸引而聚集在一起、並受引力的作用互相束縛而組成的恆星集團,我們稱之為星團恆星數在10個以上的恆星集團,我們就可以稱之為一個星團。
根據星團包含的恆星數、星團的形狀和在銀河系中位置分佈的不同,星團又分為疏散星團和球狀星團。銀河系中疏散星團的總數有1萬到10萬個,目前已發現的疏散星團有1000多個。疏散星團的直徑大多數在3至30多光年範圍內,有些疏散星團很年輕,甚至有的還在形成恆星。而在銀河系中,已發現的球狀星團有150多個,它們的直徑在15至300多光年範圍內。球狀星團因為是比較年老的星團,所以其中有很多已死亡的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