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戴森球的概念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被一位名叫弗里曼·戴森的美國物理學家提出。從那以後,很多工程學家和科幻小說家都經常提到戴森球。

那麼戴森球到底是什麼呢?

戴森球是一種在太空建造的人造天體,它的直徑可能有2億千米,用來開採恆星能源。簡單來說,就還是利用恆星作為動力的核聚變反應堆。這種結構可以源源不斷地為文明提供所需的能量,戴森認為這也是文明等級提升不可或缺的一段歷程。

科學家曾經發現過疑似戴森球的結構。

NASA的科學家在進行一項名為開普勒計劃的任務時,在十多萬顆恆星當中,發現了一顆名為KIC8462852的恆星有很奇怪的現象發生。這顆恆星的亮度發生極為異常的變化。從科學家總結出的這顆恆星的光度曲線中,可以看到曲線有明顯的凹坑,而且完全沒有規律。

這就說明這顆恆星,會突然在某一個時刻突然變暗,而且變化最大時,這恆星的亮度足足下降了22%。雖然太陽的亮度也會發生改變,但是它的變化是有周期性的,通常是以22年為一個週期。

科學家對此做了大量的研究,認為很有可能有一個巨大的物體將這顆恆星遮擋,這個物體的寬度至少都應該是這顆恆星的一半。所以有科學家就想到戴森球結構,認為這有可能是高階文明正在建造一個戴森球,巨大的太陽能板擋住了那些光線,產生了科學家所看到的光變曲線中的凹陷。當然這些目前只不過是一個猜測。

人類有可能在太陽系中製造戴森球嗎?

要建造戴森球,人類要滿足的條件至少有兩個,一個就是人類的科技程度和生產力水平,還有一個就是說需要的材料。

從科技角度分析,我們現代的軌道衛星和太陽帆已經得到了發展和應用,而且這種技術其實就能夠用來製造戴森球。但是建造戴森球所需要的人造衛星和太空飛船數量實在是太大,人類的生產力水平遠遠無法制造如此大數量的人造衛星和太空飛船。而且在建造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目前人類對自動化的理解還無法建造一個這樣的自維護系統。

除此之外,即使人類的科技和生產力都已經足夠高了,但是要建造體積如此龐大的戴森球,一定需要數量巨大的高效能材料,但是在太陽系中想要湊齊這些湊齊這些材料幾乎不可能。除非人類已經具備了星際穿越的能力,能夠到太陽系之外獲取材料。

所以很多科學家認為,因為目前人類的生產力水平不夠高,材料太少,人類還無法建造一個戴森球。

最新評論
  • 1 #

    質子低維展開啊,一個質子低維展開就能包裹住地球,多建設幾個智慧質子,分分鐘就能包裹住太陽。不是材料多少,而是理論和技術不達標。

  • 2 #

    地球本身就是一個戴森球,核心是個小太陽

  • 3 #

    戴森球是低等思維想高等事情。小時候,用衛生球畫個圈,螞蟻怎麼也出不去。地球人就如同螞蟻,外星生命如同人類,考慮問題壓根沒在一個維度!

  • 4 #

    人類對於戴森球的猜想,就像是農民認為皇帝是用金鐮刀割稻子一樣

  • 5 #

    太陽的品質佔太陽系的99%,剩下的自己想

  • 6 #

    我們現在有一堆篝火,但是很顯然它的大部分熱量都飛向茫茫天空浪費掉了,所以我們得想個辦法把這堆篝火包起來。是這麼個思路吧?怎麼覺得有點精神不太正常的樣子?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週四早上7點39分,兩顆衛星或在美國上空相撞,產生大量太空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