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兩位研究人員在一篇新的文章中提出了這個瘋狂而新奇的理論。

生命是怎樣分散至無垠宇宙中的呢?兩位哈佛天體物理學家提出了新鮮甚至有些瘋狂的觀點。想象一下:億年前的、還比較稠密的太陽系中,一顆巨大的彗星快速擦過地球大氣層的外邊緣——它和地面有幾十英里的距離。這個高度上和大氣層的摩擦不至於讓這顆彗星成為一團火球,但已經可以使其略微減速。彗星要經過的路徑上懸浮著生命力十分頑強的微生物,它們中的一部分在彗星與冰球的碰撞中倖存。

這些微生物嵌入彗星多孔的表面被保護起來,從而在飛離地球的過程中不會受到深空輻射的影響,最後它們完全地離開了太陽系。幾萬年或幾百萬年後,它們可能來到一個和太陽系相似的、也有著宜居行星的星系。彗星和宜居行星發生碰撞釋放出微生物,結束了旅行。那些微生物中的一小部分仍舊存活,於是它們在廣闊宇宙中為地球生命建立了一個新的基地。你可以把它們成為“星際泛種”,即來自遙遠星系的生命之種。

“我們不確定這是否發生過,但仍有許多理由值得懷疑。”而在一篇最新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哈佛大學的兩位天文學家:埃米爾-西拉傑與阿維-羅卜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至少在運動初期,細菌到達被太陽系逐出的彗星表面併產生沉澱的過程,已在地球歷史中上演了一到幾十次。據“生活科學”報道,西拉傑聲稱儘管有很多工作需要為支撐調查發現而進行,但要做到一絲不苟—如果有任何因素在“生命探索”事件中對於規模預估過程中出現,研究結果很可能存在過度保護。

西拉傑說到:儘管研究觀念有些牽強附會,但人類總是不斷面對著“看上去”不可能但真實存在的事實:地球圍著太陽轉、量子物理學的發現、又或是人們證明了細菌可以通過“搭便車”(火箭)的方式到達銀河中的彗星。因此有理由相信它是有可能發生的。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一系列微型火箭實驗發現大氣上層的細菌“殖民地”,西拉傑和羅卜的計算結果表明彗星確實會時不時進出太陽系的結論看來是可信甚至真實的。

而此理論也證實大型彗星有可能擦碰卻不墜落地球,經過上層大氣層時有可能攜帶細菌,而多孔的表層結構能在強輻射下為細菌提供“避難所”,因此少數細菌能夠在太空中存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那就是科學家們認真對待這一想法的原因,Siraj說,也是生物等領域的研究者得以探查出一些細節的依據。“這是一個嶄新的科學領域,”Siraj告訴Live Science(生命科學)。然而,來自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天文物理學家Steven Kane卻對Live Science表示,他對這麼一種推斷深表懷疑:來自地球的微生物也許已經在這個過程中,以某種形式在外星球上存活下來。

Kene還說,當彗星掠過地球大氣時,將會出現第一個問題。Siraj和Loeb則指出,一些細菌可以在這種超乎尋常的加速過程中逃過一劫。對此,Kane表示,由於圍繞彗星的空氣動力可能使得任何細菌都無法觸達彗星表面,並且在其表面以下避開輻射從而存活,這樣看來,細菌附著於彗星表面的具體機制仍然不明晰。

另外,Kane還說道,對於一開始是否真的有微生物存在於大氣的外層還不太清楚。由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火箭試驗實在是太老舊並且問題重重,科學家仍然沒有弄清楚現在大氣上層的生物究竟是什麼樣子,更不用說上億年前的大氣生物了,那時候的彗星掠地可比現在常見得多。

Kane說,然而最大的問題是微生物登入到彗星後將對它們產生什麼影響。一些細菌可能會在宇宙中繁衍數十年,比如到達火星,他說這看似可信。但是很少有證據直接證明部分細菌必然會歷經成千上萬年後抵達其他宜居的星系。可那才正是這篇論文的核心思想。研究者們一直認為一些由碰撞產生的大型碎片可能會在我們的太陽系行星和衛星間孕育生命。但是將生命輸出到一個外星星系可能要憑藉一個專業的方案。

然而對Kane而言,在這個研究裡,預測一個彗星如何精確地劃過大氣層是新鮮的並且是"非常有趣的"。

Siraj並沒有堅決地懷疑Kane的任何觀點,而是在更深入的研究裡把它們作為有利條件依次進行重新構建。他說他想準確地知道上層大氣層裡的生物芳容何許,以及彗星如何接觸到它們。部分理論認為一些細菌在穿越外太空的超長旅途中能否存活,取決於他們在地球和軌道的極端環境下擁有強大的活力。但是眼下,科學家們是時候去跨入其他領域並開始填補領域間的縫隙,Saraj如是說。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Rafi Letzter-~,一尺酒,Nothing at all,張旭盈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很多塵埃是從恆星中噴出來的,而且是恆星、生命化學演化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