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通訊單位: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

【研究背景】

隨著人們對更高能量密度的鋰離子電池需求日益增長,層狀富鎳正極材料得到了大力發展。與低鎳材料相比,在充放電迴圈過程中,隨著鎳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比容量提高,但容量保持率降低。這種權衡極大地限制了富鎳材料的應用。緩解這一問題的方法之一是對材料表面進行修飾,以改善富鎳材料的迴圈效能。另外,目前已報道的核殼材料和梯度材料顯示出巨大的前景。在核殼材料中,富鎳的高容量核被一個容量較低但更穩定的殼保護。雖然這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但具有富鎳核和含錳殼的核-殼結構可以緩解富鎳材料較差的迴圈效能。然而,殼的各項引數對核殼材料效能的影響還有待探究。

【工作簡介】

近日, 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的J. R. Dahn等人對三種具有Ni(OH)2核,但殼層組成和厚度不同的核殼前驅體在不同溫度下進行了鋰化處理,並對所得到的材料進行了物理和電化學測試,以探究加熱溫度、殼組成和殼厚度對核殼材料效能的影響。結果發現,加熱溫度的選擇至關重要,必須謹慎選擇,以限制核殼組分間的相互擴散,同時要加熱到足夠的溫度,以保證過渡金屬層中含有少量的鋰。相關研究成果以“Impact of Shell Composition, Thickness and Heating Temperature on the Performance of Nickel-Rich Cobalt-Free Core-Shell Materials”為題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上。

【內容詳情】

三種核殼結構的正極材料前驅體引數,1、2、3號前體的鎳含量分別為92%、94%、97%

表 1、3號核殼前驅體在800℃下鋰化的XRD精修結果

圖1顯示,殼富含錳元素。2號核-殼前體的XRD圖譜顯示出來自核和殼相的布拉格峰,而由於殼相較少,1號和3號中殼相的峰強較低。與Ni0.8Mn0.2(OH)2相比,Ni0.5Mn0.5(OH)2顆粒的表面形貌非常粗糙,這可能是錳含量高導致的。

圖 1、(a)三種核殼前體的SEM影象。(b)核-殼前體和Ni(OH)2的XRD圖譜。“殼”前體(c)Ni0.8Mn0.2(OH)2和(d)Ni0.5Mn0.5(OH)2的SEM影象。

圖2所示為鋰化後材料的SEM。前體材料保持了球形形貌,表明與前體相比,它們的形態沒有顯著變化。錳線掃描表明,800℃下CS92保持了核殼結構,而CS94和CS97的錳分佈較為均勻,說明發生了相互擴散。富錳殼有利於在更高的加熱溫度下保持核殼結構。

圖 2、材料在800℃和750℃下鋰化後的SEM影象,截面SEM影象、錳元素面掃描、線掃描。

圖 3、精修後的平均晶格常數和鋰層中鎳的平均百分比隨鋰化溫度的變化。

圖3顯示了三種前體制備的材料平均晶格常數和鋰層中鎳(NiLi)百分比隨鋰化溫度的變化。CS92、94和97的晶格常數和NiLi百分比都遵循相同的趨勢。它們的晶格常數a隨加熱溫度變化不大,而晶格常數c隨加熱溫度增加。較高的加熱溫度降低了CS92、94和97樣品的平均NiLi。如果假設層狀結構中錳的氧化態為+4,則鎳必須部分由Ni3+還原為Ni2+,才能保持層狀結構中平均的過渡金屬氧化態為+3。Ni2+和Li+的離子半徑相似,導致NiLi。因此,只有CS97的平均NiLi是所有CS中最低的。同樣,NiMn5050的NiLi百分比最高,其次是NiMn8020。與CS系列和NiMn8020不同的是,將NiMn5050加熱到800°C並不會因為高錳含量而降低NiLi。NiMn5050和NiMn8020的晶格常數比任何CS系列都大。反過來,高比例的NiLi,導致更多的Li+殘留在金屬氧化物晶格中,從而增加晶格常數。

在各溫度下,隨著鎳含量增加,比容量從CS92到CS97增加。在每個CS系列中,比容量從650℃到800℃依次增加,電壓極化變小,特別是在充電結束附近。從圖3的精修結果可以看出,NiLi從650℃到800℃下降。更少的NiLi減少了充電結束時的電壓極化。在800°C時,CS97系列的充放電曲線類似於純LixNiO2的充放電曲線,純LixNiO2經歷了幾個相變,x的變化是不利於迴圈的。

圖 4、各材料的充放電曲線隨鋰化溫度的變化。

NiMn8020的比容量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與任何CS系列相比,NiMn8020的比容量和電壓極化對溫度的影響都要弱得多。在650℃到800℃之間,NiMn5050的比容量基本保持不變,電壓極化保持較高。XRD精修結果表明,隨著加熱溫度的升高,NiLi幾乎保持不變。從“殼層”材料的充放電曲線可以看出,對於任何CS系列,比容量的增加和電壓極化的降低都是由富鎳核引起的。

對於核殼材料而言,不可逆容量(IRC)對NiLi有很強的作用,NiLi的小幅增加,可以導致IRC顯著上升。另一方面,與NiLi相比,“殼”材料在650℃至800℃加熱時的IRC幾乎沒有變化。因此,核殼材料中富鎳的核極有可能導致IRC受NiLi的強烈影響。這兩種“殼”材料都可能需要遠高於800℃的加熱溫度來進一步降低其IRC。

圖 5、不可逆比容量與NiLi的關係。

CS92、94和97在不同溫度下的充放電迴圈效能顯示,CS92和94在最高溫度下達到了最佳效能。效能最好的樣品是800℃C的CS92和750℃的CS94。然而,對於CS97系列,最好的效能是在700℃,而不是在750℃,這表明加熱後殼足夠厚以及殼中錳含量的重要性。在800℃下,CS94和CS97樣品由於相互擴散,殼層嚴重減薄,迴圈效能較差。這說明了富錳保護“殼”對於實現富鎳核的長迴圈效能的重要性。CS97系列在800℃下的充放電迴圈效能是所有CS樣品中最差的,因為它基本上相當於均勻摻錳。加熱到較高溫度,提高了所有CS系列的倍率效能。這與較高的加熱溫度導致NiLi百分比下降有關。

圖 6、(a)長迴圈效能隨鋰化溫度的變化。(b) C/20迴圈前後差分容量的變化。

隨著鋰化溫度的升高,dQ/dV特徵(峰)越來越突出。在這個區域,晶胞體積急劇變化,並且會引起多晶材料的顆粒破裂。在所有樣品中,750℃下的CS94樣品和700℃下的CS97樣品在迴圈過程中dQ/dV峰最穩定。隨著錳含量的增加,可觀察到充電到4.3 V可脫出鋰的量變小,富錳殼層的體積變化要小於核的體積變化,說明殼層保護了核,實現了穩定迴圈。

在650℃和700℃時,除CS97在700℃外,每個CS系列的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都非常接近於其對應的“殼”材料。這意味著熱處理溫度過低,核不能獲得少量的NiLi,也不能發揮出其預期的容量。在700℃下,CS97不僅具有核殼形貌,而且具有較小的平均NiLi,導致其在650℃和700℃下效能突出。對比LiNiO2和CS97的迴圈效能可以看出,CS97樣品在容量保持率方面優於LiNiO2,這表明含錳殼層的重要性。在750℃時,所有CS系列材料的效能都比相應的“殼”材料有了很大的提高,因為它們中NiLi的平均百分比都變小了。然而,CS97的容量保持率低於CS94,這是由於CS97在750℃時殼層幾乎消失,而CS94具有明顯的富錳殼層。在800℃時,所有CS94和CS97材料的比容量都比相應的殼層材料高,但由於相互擴散使殼層消失,所以它們的容量保持率比750℃時的CS材料差。

圖 7、(a)“殼”材料與相應CS系列材料的迴圈效能比較。(b)不同鋰化溫度下NiMn8020和NiMn5050在C/20迴圈前後差分容量的變化。

圖7顯示在4.25 V左右dQ/dV峰值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在750℃到800℃之間,NiLi的百分比仍在下降,這表明為了同時實現更高的比容量和更低的NiLi, NiMn8020需要更高的加熱溫度。而對於核殼材料來說,溫度越高,核殼之間的相互擴散越快,效能越差。NiMn5050的比容量和dQ/dV曲線在650℃~800℃下都沒有變化。

有三個因素控制著圖7所示的行為。首先,“核”材料,需要加熱到近700℃或750℃,以獲得少量的NiLi。如果將LiNiO2加熱到750°C以上,則會發生鋰損耗,產生具有NiLi的貧鋰相。如果在低於700℃的溫度下加熱LiNiO2,很難形成完美的層狀結構,導致鎳和鋰陽離子混排,NiLi增加。其次,含20%或50% 錳的殼材料需要加熱到至少800℃才能獲得最佳效能,它們的比容量隨溫度增加。最後,富錳殼與核之間的相互擴散在700℃時開始顯著,因此如果殼層過薄或含錳過少,當溫度過高時就不能被保留。

為了從富鎳核獲得高比容量,加熱溫度接近700℃到750℃是必要的,但只有透過核殼結構才能獲得最高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CS94和CS97分別在700℃和750℃時表現出最佳效能,超過這些溫度後,它們的效能會由於殼的減薄而下降。相比之下,CS92系列的效能隨著溫度的變化而不斷提高,這很可能是因為外殼中原本含有很多的錳。

圖 8、在100圈時,所有材料的比容量(a)和容量保持率(b)隨鋰化溫度的變化。

顯然,最佳溫度與殼厚和錳含量密切相關。CS97系列的最佳溫度在700℃,比CS94系列低50℃。這是因為當加熱到750°C時,錳的相互擴散幾乎使CS97中的殼層消失。較厚的外殼有助於保持核殼結構,但材料中錳含量越多,比容量就越低。

【結論】

本文研究了殼層組成和厚度對富鎳材料結構和效能的影響。當加熱到較高的溫度時,每個CS系列的比容量都有所增加。當溫度過高時,由於錳的相互擴散,殼層完全消失,成為均勻摻雜的富鎳材料,具有較差的迴圈效能。核-殼前驅體在加熱的同時仍能保持核-殼結構的最高溫度取決於殼的厚度和它的錳含量。為了獲得高比容量和良好的迴圈壽命,最佳化殼厚,錳含量和加熱溫度是必要的。

Yulong Liu, Haohan Wu, Yiqiao Wang, Kui Li, Shuo Yin, and J. R. Dahn. Impact of Shell Composition, Thickness and Heating Temperature on the Performance of Nickel-Rich Cobalt-Free Core-Shell Materials. 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21, DOI:10.1149/1945-7111/abd571

15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金星和火星“無言的結局”不同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