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在科學中,對於北極我們了解最多的可能就是關於冰川的問題,然而在北極地區,還有一個我們最為關心的氣候指標,那就是“永久凍土”。根據《自然地球科學》雜誌最新報告指出,現在北極問題的嚴峻性已經超過了以前的預估,也就是說北極永久凍土的轉變進入到了一個新的“臨界點”。

CU Boulder的最新研究者表示,如果在全球氣溫升溫的影響下,北極多年的凍土突然融化了,會使得北極永久凍土釋放的碳排放量比先前預估增加一倍,其實這裡就是說明了,在某個時段段之中,永久凍土在不斷的影響氣候之中的整體“碳含量”,所以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問題,並且在融化之後,北極圈地區的生態系統變化將會進一步的擴大。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本來對於北極永久凍土來說,季節性的變化就在影響高緯度或北半球所露出地表的部分,大約有1800萬平方公里的永久凍土地區在直接影響,對於這部分割槽域,大約是含有1.5萬億噸的碳,所以這1.5萬億噸碳正在“蠢蠢欲動”,可能被釋放出現,在季節性之中已經促進了生態系統的轉變,然而更深層次的永久凍土又在釋放之中,其中北極地區大約有20%的地區是在較厚的冰川之下,然而上面的融化很容易導致更多永久凍土“突然解凍”的條件,所以說這才是科學家們最為擔心的問題之一,並且在地下儲存越深的區域,釋放出來的溫室氣體物質會更加的多,因為這裡麵包含了二氧化碳和甲烷的釋放,甲烷比二氧化碳作為溫室氣體更有效。

也就是說甲烷對大氣的影響是比二氧化碳還要強幾倍的。從現有的研究資料之中,在任何的時間節點上,北極永久凍土地區中不到5%都可能經歷突然解凍,但它們的排放量將與經歷逐漸解凍的地區相等。CU Boulder北極與高山研究所(INSTAAR)者梅里特·圖雷茨基(Merritt Turetsky)表示,這種解凍將會導致北極周邊地區的森林可以在一個月之內變成湖泊,沒有任何預警就發生山體滑坡,看不見的甲烷滲漏洞等。所以說現在的問題已經非常的嚴峻了。初步預估,隨著氣候變暖,多年凍土無法保持凍結狀態。在極地北極的北部80%的地區,變暖的氣候很可能引發多年凍土的逐漸融化,這種融化現象持續了數十年甚至幾個世紀。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的大衛·勞倫斯(David Lawrence)表示,如果我們未來10年採取行動,是絕對可以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嚴重後果,我們有證據證明只要得到改善就會變好的趨勢。然而話是這樣說的,但是真的可能我們還需要繼續呼籲,努力來全球實施才行。而對於永久凍土來說,我們還需要注意一個最為嚴峻的問題,那就是永久凍土之中的含量物質。根據科學報告指出,永久凍土包含岩石,土壤,沙子,在某些情況下還包含成袋的純淨冰層,它儲存的碳平均是大氣中碳的兩倍,其次就是它還儲存曾經在北極繁盛的“生命遺骸”,包括死去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從來沒有完全分解過,已經在“地球的冰箱中”鎖定了數千年,現在這個“地球病毒庫”可能正在被開啟。

然而這最為嚴重的問題也就是在這裡,這鎖定數千年的“生命遺骸”之中的微生物就是重要的問題。根據2019年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指出,氣候變化導致北極海冰減少,可能會讓感染海洋哺乳動物的病原菌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之間更頻繁地傳播。

從而讓生物之間發生本質上的“轉變”,讓本來不同的種群接觸,從而增加對新病原菌的暴露或者傳播,而這裡提出了一種病毒,名叫“海豹瘟病毒(PDV)”,它可以在冰海豹、北海獅、北海狗和海獺之中進行傳播,並且科學研究人員們已經找到了PDV暴露和感染資料,以及這些動物的活動資料。所以它的問題已經出現了,通過對北太平洋海洋哺乳動物監測,發現這種傳播還在不斷的飆升。

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看到“海豹瘟病毒(PDV)”在哺乳動物之中的影響也存在,這個時候就得想到對我們陸地上其他哺乳動物的影響了,如果也傳播過來,那必然會帶來不可預估的後果,關鍵是在《科學報告》雜誌之中,科學研究者們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處理方法,也就是說沒有公佈一個如何去阻止哺乳動物傳播的方式,這才是最為關鍵的,不要真的等到“海豹瘟病毒(PDV)”大量的傳播開,無法進行阻止的時候,這才來想辦法進行阻擾,那病毒可能也就發生了新一輪的“變異”了,從而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影響,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北極地區的永久凍土是關乎到氣候,地球生命等方面的一個區域,不是簡單的說說融化就算了。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為什麼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正處於第六次大滅絕中?或離我們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