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在地球上已經發展了幾千年的時間。在幾千年前,制約人類發展的主要是對自然科學的理解和對能源的利用。當蒸汽機發明之後,人類進入了工業時代,勞動力的巨大節約讓人類快速發展。
這時候制約人類發展的,就是我們的基礎科學。在短短的一百多年時間裡,人類的基礎科學進步速度飛快,很快就讓人類文明的臺階向上走了很大一步。不過,在一百年多年的發展之後,人類現在面臨著兩個問題,一個就是環境問題,還有一個是能源的問題。
環境問題關乎了人類生存的根本,目前地球環境持續惡化,對人類已經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如果地球環境次持續惡化下去,人類的生存或許就會遇到威脅。而能源問題則制約著人類的發展。地球上的資源有限,經過了近代一百多年的無止境開發和利用,能源問題成了人類的一個嚴重的問題。所以,很多科學家開始努力解決能源問題。
可控核聚變是人類解決能源問題的關鍵。從已知的能源來看,我們現在使用的最多的還是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資源,但是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總有消耗完的時候,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尋找可替代的能源,其中最好的就是核聚變。
核聚變能夠產生大量的能量,就如同太陽的原理一樣。因此可控核聚變也被稱為人造太陽。可控核聚變不僅不會如同核裂變一樣產生大量的核廢料,而且原料也非常容易獲取。它是利用氫的同位素,氘和氚發生聚變,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的過程。
其實人類研究核聚變也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是直到2019年才在中國科學家的努力之下,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2020年,可控核聚變或許有可能實現。
為何可控核聚變如此難以實現呢?其實要實現核聚變並不難,它的難點就在可控兩個字上。由於在核聚變的過程中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釋放出大量的高溫等離子體,因此這個反應其實很難控制。而且可控核聚變技術還要將這些釋放的能量轉化成電能。這對材料的要求非常高。
而且核聚變的裝置製造起來昂貴又困難,再加上核聚變產生的多於中子,會引起核聚變裝置內壁極其容易被破壞,因此消耗也很大。
如果可控核聚變實現了,會對人類有多大的幫助呢?可控核聚變如果實現了,人類的能源危機可以得到非常大的緩解。因為核聚變的原料非常容易獲得,而且價格也很便宜。我們平常見到的海水就可以用來製造氘和氚。而且科學家發現,在月球上也有大量的可控核聚變材料。
不過雖然對人類幫助很大,但是電費可能並不會降低。因為雖然原料容易獲取,但是維持裝置的費用也很高。要想電費降低,只有可能等到技術更加成熟,成本減低之後才有一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