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遺傳學的研究物件已經不僅僅侷限於人源樣本,隨著偵查手段的多元化,動物、植物等非人源的檢材開始成為新的檢驗物件。對非人源生物檢材的種屬鑑定不僅能為案件的偵破提供方向,有時也關係到對嫌疑人的定罪量刑。種屬鑑定是一類以明確研究物件的物種來源為目的的鑑定,在法醫鑑定、打擊肉類摻假、非法販賣野生動物和非法飼料新增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建立一套技術操作簡單、檢測成本低、能夠在食品監管系統等領域廣泛推廣和應用、可為肉類食品種屬來源進行實時監測和管理的動物種屬鑑定檢測體系,在保障人們食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維護正常的市場和經濟秩序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近日,國家傑青、南方醫科大學法醫學院院長、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法醫學分會牽頭髮起人朱波峰教授及其課題組結合當前法醫學種屬鑑定領域的現實需求,以目前法醫物證領域常用的分子遺傳標記——短串聯重複序列(STR)作為法醫學種屬鑑定和食品摻假檢驗的遺傳標記,系統地甄選出在人、雞、鴨、羊、豬、牛、馬、狗、大鼠、小鼠和鴿子11個物種之間具有種屬特異性的共22個STR基因座,並依託法醫物證實驗室常用的毛細管電泳分型檢測平臺,成功的構建了一個能夠用於11個物種種屬鑑定的多色熒游標記複合擴增體系。
圖1 本研究中篩選的在11個物種之間具有種屬特異性的22個STR基因座
研究者進一步對該體系進行了準確性、靈敏度、重複性、機型適應性、種屬特異性、組織/器官分型同一性,以及對混合檢材、陳舊檢材和加工肉製品檢材分型能力等效能的驗證,結果表明該複合擴增體系是一個設計科學、分型準確的體系,具有較好的靈敏度、重複性和種屬特異性,對同一個體不同組織、混合檢材、陳舊檢材和加工肉製品具有良好的分型能力,能夠應用於法醫學常見動物種屬鑑定和肉源摻假的法醫學種屬鑑定中。此外,該複合擴增體系的各種組分均為國產,檢測成本低,能夠在基層公安系統和食品安全監管系統廣泛推廣。
該研究成果已經申請國家發明專利,目前正在積極推進成果的轉化。以朱波峰教授為通訊作者撰寫的研究論文《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ovel Five-Dye Short Tandem Repeat Panel for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of 11 Species》已經線上發表在SCI期刊《Frontiers in Genetics》上。
朱波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法醫學分會牽頭髮起人
南方醫科大學法醫學院院長
博士,二級教授、研究員、主任法醫師、博士生導師;南方醫科大學法醫學院院長、南方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入選中組部、人社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和陝西省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入選者、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和醫學領軍人才、廣東省法醫物證鑑識創新研究團隊負責人。現為教育部法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遺傳學會法醫遺傳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醫學科研管理分會委員、國家級資質認定評審員和CNAS評審員。從事法醫物證教學、科研和司法鑑定工作23年,主要致力於法醫物證鑑識多組學創新研究;疑難複雜親緣關係鑑定;人體表徵分子鑑識;物證檢材溯源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重點專案1項,發表SCI論文60多篇,申請發明專利9項。曾榮獲第十二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陝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均為第一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