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嗨!問朋友們安。

49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71年的2月5日,美國阿波羅14號宇航員登月,這也是人類第三次成功登月的載人登月任務。浩瀚的宇宙啊,人類終於揭開了一點點它的神祕面紗。

你有沒有想過:航員在太空中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他們將看到什麼樣的景觀,將面對怎樣的風險,會有怎樣的複雜情緒,又該如何適應這個未知的世界?

擁有20年NASA航天經驗,作為人類在太空中連續工作時長新紀錄的開創者,NASA宇航員斯科特·凱利在他的新書《我在太空的一年》中生動的講述了他在國際空間站連續生活的340天,還原了宇航員在太空中真實的生活場景。

斯科特認為:

“少年時代的冒險精神依然伴隨著我。在我的童年記憶裡,有物理學無法控制的力量,有飛得更高的夢想,還有重力的危險。對宇航員來說,這些記憶在某種程度上令人不安,但這也是我另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每一次冒險後,我都能重新呼吸;每一次陷入困境後,我都能活下去。”

行星科學專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同時也是本書的譯者鄭永春老師則總結了三點來評價本書,以這三點來告訴你,它為什麼值得被閱讀。

1

被一本書激發的太空夢

在我們的印象裡,宇航員小時候都是乖孩子,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斯科特·凱利在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並不是班裡的優秀學生,他的學習成績很不好,老師教的內容絲毫無法引起他的興趣,他上課總是開小差,很長時間都難以集中注意力。甚至在上大學之前,他一直都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所以畢業考試也考得很差。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走進一家書店,在展架上發現了一本書——《太空英雄》。後來,正是那本書改變了他的一生。那本書講述了一些年輕人冒險征服太空的故事,寫得非常真實。那些讓人身臨其境的生動場景激發了凱利內心追求夢想的衝動,他因此立志要成為駕駛太空梭的宇航員。

冒險精神是宇航員必須具備的一個重要特質,凱利和他的雙胞胎哥哥都具有這種特質。他們的身上傷疤疊著傷疤,他的哥哥小時候還差點被汽車撞死。這種冒險精神也源自他們的家庭傳統,凱利的父母都是警察,一家人經常什麼東西都不帶就出海了,這種小時候出海冒險的經歷為兄弟倆此後的職業生涯埋下了深深的種子。

在凱利小的時候,他的母親下定決心想成為警察,還制訂了詳細的鍛鍊計劃,每天按照計劃嚴格執行,最終成功實現了夢想,成為男人堆裡的一名優秀女警。這件事給凱利之後的學習和職業生涯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他相信,努力可以改變命運。上大學的時候,有些課程他實在無法學會,但為了實現駕駛太空梭的夢想,他咬緊牙關,強迫自己每天必須在座位上坐足夠的時間,一遍又一遍地做題,最終實現了從普通學生到優秀學生的逆襲,他後來甚至認 為在考試中得B比得A更難,因為你要得A,只要做到最好就夠了,但是得B要比得A差一點,還必須考得比C要好,他覺得這是很難做到的。

我們可以看到,一本好書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所以,科學家也好,工程師也好,公眾人物也好,我們每個人都要有社會責任感。我們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周圍的人,儘可能多地為社會做貢獻,做一些公益的事。這也是凱利在回到地球后寫這本書的主要目的,雖然他並無寫作經驗,但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去鼓舞跟他一樣心懷夢想的孩子。事實上,你會發現,凱利很有講故事的天賦。

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但夢想是需要被激發和啟迪的。有很多人,比如大山裡的孩子,可能他們的夢想一生都沒有被激發,人生也因此失去了很多可能性。這也是促使我翻譯這本書、做科普報告、寫科普書和參加科普活動的主要動力。我確實發現,有些人的一生,真的可能會因為我的努力而改變。如果他們中的一些人會因此愛上天文學,愛上太空,成為未來的科學家或者工程師,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2

揭祕宇航員的太空生活

宇航員身上不能有傷疤嗎?非也。凱利身上的傷疤不少,甚至有一次在航天飛機發射時,他腿上還帶著傷,但在科學評估之後竟然如期發射升空。宇航員有時候也喝酒,凱利與兩位宇航員同事聚會時,曾喝得酩酊大醉,最後只能借宿到附近的朋友那裡。宇航員也並非完美,凱利遇到過情感問題,還離過婚,他的宇航員同事也有類似的經歷。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為世界上航天技術非常先進的兩個國家,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作風截然不同。美國人在航天飛機發射的時候,儀式感更強一些。而俄羅斯人對航天飛機發射的態度似乎更輕鬆一些,有時讓人感覺漫不經心,他們甚至不會疏散火箭發射臺周圍的無關人員,很多人就圍在四周觀看火箭發射,大概是對太空梭的發射已經習以為常了吧。

俄羅斯航天局對宇航員的補貼也與美國大不相同。俄羅斯宇航員的基本工資比美國宇航員要低得多,但他們在國際空間站飛行的每一天都會得到獎金。這也使俄羅斯宇航員對空間站上的一切問題的回答都是“很好”“沒問題”,不然他們可能會被扣工資。美國宇航員在空間站上工作時每天只能拿到5美元的津貼,但他們的基本工資要比俄羅斯宇航員高得多。

毫無疑問,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中最大的基礎設施,也是人類合作精 神的重要象徵。國際空間站雖然是由16個國家或地區組織合作建設的,分為很多個艙段,但最重要的部分還是美國和俄羅斯的。美國宇航員和俄羅斯宇航員事實上生活在不同的區域,相互之間的工作和生活都分得清清楚楚,他們通過各種協議來確定雙方的合作。如果宇航員之間需要相互幫助,兩國航天局就必須進行談判,等價交換。但即便如此,兩國宇航員之間仍然可以保持私人友誼,他們每週五晚上都會聚會,當新的宇航員到來、離開或宇航員過生日的時候,他們就會安排一次有儀式感的祝福和聚餐。當貨運飛船返回地球前還有剩餘空間的時候,他們偶爾會把自己一方多餘的垃圾偷偷塞進對方的飛船,這種行為當然沒有協議約束,卻行之有效。美國宇航員在空間站上的工作日程表被排得滿滿當當的,俄羅斯宇航員的時間卻很寬裕,但即使閒著,他們也不能幫忙。兩國宇航員的這種差異也反映了俄羅斯航天投入受限的窘境。

大家都很想知道,宇航員在太空中吃什麼。現在,一些太空食品已經出現在了超市的貨架上,滿足了普通人獵奇的需求。很多人以為,宇航員吃的東西都是壓縮餅乾或像牙膏那樣的膏體。但事實上,宇航員的食物比我們想象的要豐富得多,有脫水雞蛋、餅乾,他們每天早上還能喝到加了奶油和糖的脫水咖啡。當新宇航員到來時,凱利還有機會吃到新宇航員帶來的地方特產,比如知名品牌冰激凌和哈薩克的奶製品。由於每份食物都是小分量獨立包裝的,所以他們每頓飯都可以吃到不同的食物,而且宇航員可以自主決定今天吃什麼。除了新鮮蔬菜和水果十分短缺之外,太空中的飲食與地球上並沒有太大不同。為了解決新鮮蔬菜和水果的問題,凱利在國際空間站上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栽培作物,為今後在太空中的生活提供更多食物選擇。

國際空間站建成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外殼已經傷痕累累。空間站內部的很多裝置,比如二氧化碳去除裝置、尿液淨化裝置等,經常會出現故障,所以宇航員在空間站上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維修和更換各種各樣的裝置。有趣的是,尿液淨化技術也是美國和俄羅斯的一種交換,俄羅斯人喝剛送來的新鮮的水,美國人負責收集和處理尿液。

3

宇航員是具有犧牲精神的勇士

很多人都知道,培養一位飛行員非常不容易,培養一位戰鬥機的飛行員更不容易,而培養一位在航空母艦上執行任務的戰鬥機飛行員,更是難上加難。在航空母艦上駕駛飛機起飛或降落,被形象地比喻為刀尖上的舞蹈,而凱利正是從航空母艦的戰鬥機飛行員中選拔出來的宇航員。所以,培養一位宇航員的難度可想而知。

太空探索是冒險者的遊戲。凱利從一個海軍學院的學員起步,在海軍訓練時,一個房間住著20個人,床鋪都分為上中下三層,這使他練就了在狹小空間生活和工作的能力。這種能力對他後來在太空中狹窄空間的工作大有裨益。

領導力是每一位宇航員的必備技能,而凱利是一位既有冒險精神又有領導力的宇航員。在海軍訓練隊的時候,有一次他組織船上派對深夜從船尾墜入水中,差點被淹死。凱利求學的階段正好是美國載人航天事業大發展的時期。那 時,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開辦了一個國際性的宇航員培訓班,學員來自日本、歐洲、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有意思的是,這些他的同班同學,許多人後來都成了他的宇航員同事,這為他們在太空中開展合作降低了很多溝通成本。

宇航員是具有犧牲精神的勇士。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是代表全體人類出征太空的。他們獲得了在太空生活和工作的經驗,這些經驗最終也將為人類在太空中拓展我們的生存空間奠定基礎。凱利是目前為止在太空中連續生活時間最長的人,在國際空間站上生活的一年中,他每週都要進行各種生理和心理指標的測試,目的是研究將來飛往火星的漫長旅途可能對人體產生的影響。幸運的是,凱利的哥哥也是一位宇航員,他們兩人的基因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甚至脾氣性格也非常相近。通過他們之間的差異對比,我們就可以明白太空生活到底會對人類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想想凱利在太空生活時面臨的困境和做出的犧牲,我們就會對這些太空勇士產生更深刻的印象。在一次前往國際空間站之前,凱利被診斷出患有前列腺癌,他在手術之後再次出征太空,這本身就會有風險。在幾次太空飛行中,他都能感覺到眼球充血,這對他的視力造成了明顯的傷害。他甚至能感覺到高能量的宇宙射線穿透了他的身體。國際空間站上的二氧化碳去除裝置並不穩定,當有人鍛鍊身體時,或宇航員人數太多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就會超標,他們的心情、工作效率、身體狀況都會受到影響,這一切都可能損害宇航員的身體健康。

一名宇航員尤其難以忍受的是遠離家人、獨自一人生活的孤獨和無助。凱利錯過了和他的兩個女兒、女友艾米蔻、他的父母、祖母一起共處的很多重要時刻。當他在太空工作時,有的親人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他跟他的女友長期分離,造成感情生疏。他的嫂子,也就是他雙胞胎哥哥的妻子,一位國會議員,遭受槍擊,但他因為身在太空而無能為力。他看到曾經駕駛過的太空梭在太空中爆炸,便組織了很多志願者去碎片落下的地方,搜尋太空梭的殘骸和宇航員好友的身體殘肢。明知發射升空危險重重,他還要冒險坐上飛船,這是非常殘酷的一件事。

從2003年楊利偉首次成功飛天以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展十分順利。目前,中國的空間站建設也正在抓緊進行,預計在2022年左右,中國人將建成自己的空間站。也許我們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前往太空,都有這樣特別的人生經歷,但通過這本書,你會了解空間站上的生活。

今日推薦

《我在太空的一年》

斯科特·凱利,

瑪格麗特·拉扎勒斯·迪安 / 著

長期太空飛行有哪些艱難挑戰?

宇宙輻射會對人體產生怎樣不可逆轉的影響?

面臨與太空垃圾相撞的災難性風險,宇航員該怎麼辦?

與所愛之人相隔千里,遠離地球的安逸生活,究竟是為了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斯科特?凱利是一個在太空中生活了近一年的人,是NASA火星計劃中頗具野心的任務之一——雙胞胎實驗計劃的參與者,他曾在國際空間站連續生活340天。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飛行器若超光速飛行,時光真的會倒流,能讓裡面的人返回從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