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19世紀的下半葉時期,新興的天體物理學在初創立之前,科學家們對於宇宙中的太陽及太陽系中的行星、彗星以及月球的天體觀測上,一直都是天文學家們所重點研究的物件;伴隨著現代時期的航天飛行器的問世,這才讓我們的人類能夠得以在近距離的空間範圍內,觀察到太空中的那些大品質的行星天體;
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上一些航天大國如美國、蘇聯與歐洲的一些國家,先後發射了很多個星際類太空探索的探測器,對我們的太陽系中主要的火星、金星與水星等在內的行星天體,進行一個又一個近距離上的科學研究與考察探索;其中,美國的兩艘“海盜1號”與“海盜2號”的火星探測器分別於1975年期間在火星的表面上進行登陸。
1997年這一年,美國又一個“探路者號”的火星探測器又一次成功的在火星表面上進行了著陸,這一次的探測器在火星的成功著陸,從而進一步擴大了我們人類在探索火星上地形地貌的視野範圍,也為人類在不久的未來登陸火星進行更加深入的科學考察與探索奠定了一個基礎。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從地球上發射到太空中的一些行星探測器,有的已經飛向了太陽系的邊緣外太空區域,在這些探測器相繼路過的那些木星、土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的行星天體上,都有了一定的重大科學發現。
一顆位於太陽系內類地行星的火星,是目前為止我們人類所了解的最多的一顆行星天體,也是目前在太陽系中存在的各種天文地質的狀況上,與我們地球的狀態最為接近的一個類地行星的天體;人類在近現代時期以來,始終夢想著對這顆紅色的星球以各種的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上的設想,來進行一個類似於我們地球化的改造,以使得這顆行星在不遠的將來時期內,能夠出現一種適合人類居住的自然條件,以便使得人類以後能夠走出地球這個曾經的家園,邁出自己的步伐走向宇宙空間移民上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除了其中的九大行星之外,太陽系中的火星和木星之間,還存在著一個非常奇異的小行星帶區域;這個小行星帶的最初發現是起源於近代時期科學家們的一個困惑,那就是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每一顆行星與太陽星體之間的距離大約都是其前一顆行星體的1.3~2.0的倍數,唯一例外的就是在第五顆行星木星的天體到達太陽的星體之間的距離上,大約是第四顆行星火星與太陽之間3.4倍以上的距離。
因此,近代時期的天文學與物理學上的科學家們受此數值理論的推導,從而發現了太陽系中天王星的存在;然而,在歐洲的一些天文學家們,則還認為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廣袤空間區域裡,應該還存在一顆大品質的行星天體,為了找出這顆行星體,科學家們甚至為此組織了一個長期天文觀測的團體來搜尋這顆茫茫宇宙中的行星體。
然而,這顆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神祕存在的小行星天體,卻是一位在義大利的天文學家皮亞齊無意中首先發現到了;1801年1月1日這一天,皮亞齊在一次觀測宇宙的研究中,朝著火星與木星區域之間進行觀測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個每天都在改變自己執行方位的暗淡天體;
之後,另一位來自德國的數學家高斯通過對皮亞齊的發現,推算出了這顆行星天體的執行軌道,從而為我們人類曾經期待過的那片空間裡,尋找到了那顆新行星的天體,以此這顆行星的天體後來被皮亞齊稱之為穀神星。
但是,科學家們後來經過研究才發現這顆穀神星的星體品質實在是太小了,其星體自身的半徑上只有1000多公里的長度,星體自身的體積上卻只有我們月球1/50的大小,科學家們實在無法想象到這顆品質如此小的行星,並不足以用其自身的品質來填補火星與木星之間這處空曠廣袤的太空空間,於是科學家們便又繼續開始了新的搜尋尋找和觀測。
1807年,一個著名的天文學家名叫奧伯斯的人在這片火星與木星之間的空間內,又一次發現了三顆新的小行星天體,這三顆新發現的小行星天體被科學家們一經證實後,分別命名為智神星、婚神星以及灶神星等行星的名稱稱號;其後不久,另一位著名的天文學家赫歇爾為了方便後世的人們能夠開展更多的天文觀測與標識,便建議將這些小行星的天體統一稱之為小行星帶,因此“小行星帶”這種科學上的學術叫法便被長久的延續了下來。
至今,在火星和木星之間這個廣袤的宇宙空間中,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大約數千顆小行星的天體;因此後世的科學家們也就遵循了赫歇爾的建議,將這裡的天體統一稱之為小行星帶區域。
現代時期,科學界上一般認為這個小行星聚集的地帶,可能是由於太陽系內品質最大的木星天體自身強大的引力與火星之間的引力,共同的運動和影響而導致形成的小行星帶這種分佈結果;因此,這種共同的運動和影響的結果被科學家們稱之為攝動運動,因為攝動運動的存在使得這片小行星帶內的所有天體的物質,在木星與火星之間的空間軌道上無法聚合成為一個新星體的核心星子部分,故而讓這些小行星難以聚集形成和演化成為一顆大行星的主要因素。
當然,除了小行星帶內的眾多小行星天體外,其中還有著一些小行星的天體普遍性的分佈在太陽系中各個角落裡,而太陽系中其他的主要行星的軌道上,則都有一個自己獨立擁有著執行軌道的小行星天體;這些小行星的天體軌道的曲率,在這些大品質的行星周圍往往會被彎曲得特別大;這也就是說明了那些特別扁長的星體,當星體到達遠日點的時候,自身則會執行的特別遠,當到達近日點的時候,而又會彼此之間運動的特別近,同樣在太陽系中的其他天體行星的軌道上則呈現為一個相互交叉執行的態勢。
在近代時期,天文學家們把這些行星的軌道上執行到近地點的,且比金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上還要近的小行星體,稱之為掠地小行星的天體;而那些與大行星軌道上進行交叉執行的小行星,其超大品質的星體可以在相當近的距離上,使得這些小行星極有可能會被大行星自身超大品質的引力所俘獲,繼而讓這些掠地的小行星成為這顆大行星天體周圍衛星系統中的一部分;
而在另外一個方面上,雖然小行星被大品質行星天體俘獲的可能性極低,但是這樣的事件一旦發生,便就是一個小行星與大品質行星之間相互碰撞,產生物種大滅絕的這種毀滅性的結局;當然這樣的結果最令人擔憂的其實還是我們地球的本身,曾經在遠古時代6000多萬年以前的時期裡,就是這樣一顆來自外太空的超大品質的小行星天體,擺脫了木星強大的引力束縛,高速撞擊上我們的地球,使得當時已經生存演化了長達2億多年以來的恐龍被徹底滅絕。
這個恐怖的結局也是目前我們人類最為擔心的,因此為了我們人類在未來能夠長久的繁衍生息下去,我們必須在宇宙之中尋找到人類更多的棲息之地,就像是一個長期的生活在頻繁的地震環境之中,急切的需要尋找到一個更加穩定的環境一樣,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曾經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卡爾▪薩根曾引用過一個西方的名言,來解釋這個我們尋找下個地球家園的理由時說道:“我們不能將所有的雞蛋同時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因為那樣我們的選擇將會十分的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