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美國《野獸日報》2月4日文章,原題:中國到底在月球背面做什麼?1年零1個月以前,一箇中國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這是首個在月球背面著陸的探測器。嫦娥四號探測器和它攜載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低重力環境下一直忙於拍攝和掃描礦物,栽培棉花、土豆和油菜籽,培育酵母和孵化果蠅。這些實驗本身就很有趣,但是中國真正的計劃超越了科學。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太空專家瓊·約翰遜—弗里斯說,“中國尋求成為公認的亞洲科技領軍大國,要實現這一點,沒有比太空更明顯的領域了。”
當美國高調的探月任務陷入特朗普時代的政治泥沼時,中國探月任務一直穩步推進,發表的大膽宣告越來越少,取得的實際成果卻越來越多。在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忙碌工作的同時,中國國家航天局正悄悄地規劃著後續的探測。嫦娥五號可能在今年發射。與嫦娥四號只能通過中繼衛星傳回資料不同,其後繼者會收集樣本並將它們帶回地球。
去年,特朗普政府武斷地確定2024年為新的載人登月任務的最後期限。專家事實上傾向於認為2024年(再次登月)是可能實現的,前提是美國國會拿出300億美元經費。
“中國擁有的長期規劃及可持續性是美國不具備的”,約翰遜-弗里斯說,“美國的載人太空探索工程一直斷斷續續,因為每一屆新政府都想在太空探索計劃上留下自己的印記,但卻經常缺少使其變得可行的必要預算。”
對於想進行太空探索的更小的國家來說,中國更為慎重的太空之旅可能會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模式。“隨著美國的領導地位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繼續削弱,其他國家,尤其是日本和歐盟,可能開始考慮更加獨立的行動,與中國進行更具實質性的太空工程合作”,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的太空專家格利高裡·庫拉基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