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每天五分鐘,為您講述歷史上的今天。

2003年2月1日,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降落途中解體,七名宇航員遇難。這是繼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墜毀後,美國以及世界上最重大的航天災難。從1961年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開始,人類的星辰征途至今已經五十年了。這是一條充滿悲壯的道路,在航天探索的歷程上人類世界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並且付出了巨大了生命犧牲。但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使著一批又一批精英義無反顧投身到這條偉大光榮的事業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全人類對太空的好奇心可能都集中在是否存在外星人這一點上。在宇宙探索的過程中,曾經出現過不少外星人探索計劃,甚至希望和外星人建立聯絡。也有不少人提出不同的意見,比如著名的科學家霍金。他就認為在機率上外星人是一定存在的,但很可能他們已經處於星際航行階段,是宇宙的遊牧民族。人類的盲目舉動很可能是引狼入室,成為高等級文明的侵略的目標。而在科幻小說《三體》中,劉慈欣描繪了宇宙中的“黑暗森林”。每一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如果發現別的生命就會立即開槍消滅,任何暴露自己的文明都會很快被消滅。那麼在星辰的征途上,我們真的會遇到黑暗森林麼?

李淼

卡爾·薩根

宇宙的圖景會不會真的是一片黑暗森林?在小說《三體》裡面,主人公羅輯的推導是基於葉文潔提出的兩大基本公理,以及猜疑鏈和技術爆炸這兩個重要的概念。如果要推翻黑暗森林原則就要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個方式比較直白,從根本上上論證葉文潔提出的兩條基本公理有問題。另一個就是要論證羅輯的推理有問題。

葉文潔提出的宇宙社會學兩大基本公理是:①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②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宇宙間的文明為了搶奪有限的資源以保持生存,這是黑暗森林可以形成的根本矛盾點。

先來看第一條公理。生存是否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我們第一感覺會認為這是顯而易見的啊,好死不如賴活著。可仔細一想這答案並不絕對。比如我們的近鄰日本,在他們的文化裡就有一種對死亡讚美。日本武士容易切腹,可真要實施切腹可不是一刀下去那麼簡單,有一整套繁瑣的儀式跟著呢。而且日本的民族自殺率一直很高,而且有時候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就自殺了。這個民族有一種“生如夏花絢爛,死如秋葉靜美”的生死觀。而文明說白了就是有一個個個體組成的,所以很難下結論說生存就是文明的第一需要。退一步來說,即便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可我們不能忽略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是文明對自身發展的阻礙作用。拿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王朝來說,生存下去維護帝國的統治絕對是它的第一需要。歷史也不是沒給過清朝機會,強國的發展之道清政府是有明白人的。可是現實中清政府是怎麼做的?一會學西方,一會學日本。明明知道為生存必須施行大尺度的改革,可還要儘可能保留自己的傳統,最終活活把自己拖死了。文明本身就是生存的沉重包袱,這麼來看第一條公理好像就有些站不住腳了。

至於第二條公理: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李淼先生在書裡從物理學的角度說明了物質總量不變這一假定是錯的。在宇宙演變的不同階段,總能量也是不斷變化的。

再來看羅輯基於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的推導過程。先來說技術爆炸。這確實是存在的,近一百年的科學成就遠比過往的文明時代創造的總和還要多。人類用了數百萬年度過了原始的石器時代,又花費的數千年從農耕時代進入到工業時代,而從工業時代進入到資訊時代只用了短短不到三百年。我們無法想象一百年後,甚至是十年後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技術爆炸的時代。

下面來看猜疑鏈。文明之間由於距離過於遙遠,無法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你也無法判斷對方對你是善意還是惡意,所以最保險的方式就是消滅對方隱藏自己。猜疑鏈隱含了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文明之間遵守的是一套類似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只要發現對方就一定要攻擊。既然文明間的溝通是有障礙的,如何判定對方文明和你想的一樣。萬一對方是一個不想和你動手的世外高人怎麼辦。想象一下,一個手持大刀長矛的古代士兵突然來到現代與一個身材弱小看似手無寸鐵的現代人決鬥,當然會無所顧忌地發起進攻,還會認為自己必勝。而現代人在確定對方是在向自己發動進攻之後,只需遠遠的開槍射擊就會穩穩地取得決鬥的勝利。你還會覺得猜疑鏈是正確的麼?所以我倒是對宇宙的社會環境樂觀得多,原因恰恰也是因為星體之間遙遠的距離所導致的溝通障礙。我不知道我遇到的是不是一個技能點已經點滿擁有毀滅宇宙能力卻無心星際爭霸,只想安然于田園的歸隱者。這種價值觀的多元化或許會形成一種心理威懾,貿然的行動也許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彼此之間保持著謹慎的和諧,或許這也是一種宇宙的圖景。如此看來,《三體》所提到的黑暗森林,我們或許不用過多擔心。

《三體》中的水滴

回到那個宇宙第一公理。作為一個文明,如果我們最終達成共識將生存作為我們的第一需要。無論是地球的承載能力還是宇宙環境的變遷,從長遠看,不管是否會遭遇黑暗森林,我們沒有選擇只能進行星際遠征。經過幾輪技術爆炸,或許在有限的時間跨度內我們就可以完成星際移民。在我們可觀測的宇宙內部下人類的星火。出於對人類的多元價值觀的堅守,一定會有一部分選擇在某些星球上定居,也會有一部分選擇成為星際間的遊牧民族。也許我們今天幻想出的不同的星際種族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我也相信,地球人的價值觀,不會在無垠的宇宙中增添黑暗。

“對一切現實的目標來說,宇宙永不停息地在延伸。在過了一段短暫的定居生活後,我們又在恢復古代的遊牧生活方式。我們遙遠的後代們,安全地佈列在太陽系或更遠的許多世界上,他們將會聯合起來。促使他們聯合的因素是他們的共同遺產,他們對地球老家的惦念以及他們都認識到,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外星人,整個宇宙中獨一無二的人類都來自地球。”

——卡爾·薩根《暗淡藍點》

10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宇宙是膨脹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