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協同學的產生

哈肯教授於20世紀60年代初在擔任著名的貝爾實驗室顧問期間,透過對鐳射理論的研究,由他領導的斯圖加特學派發展了一整套鐳射理論,被公認為鐳射理論的兩大學派之一。

70年代初,哈肯教授在長期工作和思考的基礎上,提出了協同學(Synergetics)的概念,將尋找自然界千差萬別現象的普適規律作為目標併為之全力奮鬥。

今天,協同學已發展成為一門應用廣泛、前景遠大的系統學科和自組織理論,得到了世界範圍的承認和推崇。

按照哈肯的說法,協同學是一門研究結構的橫斷學科,一門研究遠離平衡的系統如何透過自己組織產生時間、空間或功能結構的科學。

它所研究的結構並不限於某一方面,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各種結構原則上都是其研究的物件。

哈肯教授提出的“協同學”也稱“協合學”,其含義是指“協同工作之學”。

他說:

“我把這個學科稱為‘協同學’,一方面是由於我們研究的物件是許多子系統(通常屬於相同種類或者幾乎不同種類)的聯合作用,以產生宏觀尺度上的結構和功能。另一方面,這裡又有許多不同的學科進行合作來發現支配自組織系統的一般原理。”

他還指出:“當我想起了系統中很多子系統的合作受相同原理支配而與子系統性無關時,我感到在跨學科領域的框架內——我稱為協同學——來考慮這些類似性的時刻已經到來”。

協同學一詞是哈肯於1970年在斯圖加特大學的演講中首次提出的,主要概念和思想的第一次表達是在他和他的學生格拉哈姆於1971發表在“Umschau”雜誌上的題為《協同學:一門協作的學說》的文章中。

1972年,在ELMAN召開的第一次國際協同學會議和以後有關的多次國際會議上,他更系統、更明確地表達了協同學的思想。

哈肯的第一本專著《協同學導論》就是在上述文章基礎上擴寫而成的。20世紀80年代以後,他又陸續寫作了《高等協同學》、《資訊與自組織》等著作,進一步發展了協同學理論,使協同學的數理基礎更加強化,應用更加廣泛。

15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人在凍死前為什麼會脫去衣服?科學解釋:因“凍”到身體發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