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創造出10萬億度高溫,卻無法突破最低溫度,究竟是為何?
地球上有很多定義,幾乎都是被科學家規定的,比如說宇宙的起源是來自於奇點大爆炸,當然這其中還存有一定疑問,不過目前為止,幾乎是贏得了廣泛的認同,除非有更優秀的科學家找到了宇宙存在的理由,否則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所認為的宇宙的起源都是來自於奇點大爆炸。
可見科學家的存在是能夠定義世界上的一種認知的,那麼科學家口中的每一句話,都必須要真知灼見之後才予以公佈。比如說地球上有一種最低溫度,被稱之為零下273.15℃。那麼其實科學家從未定義過宇宙中的最高溫度,哪怕人類已經創造出了比太陽核聚變時產生的高溫還要高的一個數字。這個溫度大約在10萬億度。只是科學家也沒有將這個溫度定義為宇宙中的最高溫,反而認為高溫是沒有上限的,那為什麼低溫會有一個固定的數值呢?科學家就給出了解釋,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看。
其實這是因為人們對於溫度的理解程度是不同的,為什麼說一個物體會產生溫度呢?其實是根據這個物體的結構性來進行定義的,比如說水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它的體系很容易被分割。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給水加熱。等到100℃的時候,水分子就會蒸發成氧氣和氫氣。那水分子的品質和體積都會一定程度的減少,不過水的溫度就從最開始的幾度變成了100度。如果不斷的給水加溫的話,那麼它的溫度會越來越高。
如果用微觀世界去看待水分子溫度的上升的話,就會知道,其實這是因為粒子之間在高速的碰撞和運轉,才產生的高溫。因此當核聚變反應時,粒子相互碰撞的越激烈,溫度也就越高。於是科學家才創造出了10萬億度的高溫。反之低溫是表明物體的結構性愈加的穩定。說明粒子是非常安靜的,相互之間各不影響。也就難怪會有一個最低溫的數值了。看完大家是不是已經能夠理解了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