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羅塞塔號資料綜合顯示了目標彗星在觀測的兩年內,是如何反覆改變顏色的。這顆變色龍彗星的核心在繞太陽近距離飛行時逐漸變得不那麼紅,然後在返回深空時又變紅了。就像變色龍根據環境改變顏色一樣,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也是如此。與變色龍不同,顏色變化反映了暴露在彗星表面和周圍水冰的數量。在羅塞塔號任務開始時,飛船在距離太陽還很遠的時候與彗星會合。

在這樣的距離下,表面覆蓋著一層層的灰塵,幾乎看不到冰。這意味著當用VIRTIS(可見光和紅外線熱成像光譜儀)儀器分析時,表面顯示為紅色。當彗星越來越近時,越過了一條重要的邊界,稱為雪線。發生在距離太陽比地球遠約三倍的地方,雪凍線內的任何東西都會被太陽充分加熱,以至於冰將變成氣體,這一過程被稱為昇華。當羅塞塔跟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穿過雪線時,VIRTIS開始注意到彗星的顏色發生了變化。

當彗星接近太陽時,熱量增加,隱藏的水冰也開始昇華,將塵埃顆粒趕走。這揭示了一層層原始的冰層,這使得原子核的顏色變得更藍,就像VIRTIS所看到的那樣。在彗核周圍,情況正好相反。當彗星遠離太陽時,彗星周圍幾乎沒有塵埃,但那裡含有水冰,因此顯得更藍。周圍的塵埃雲被稱為彗發。當彗星越過雪線時,圍繞核心塵埃顆粒中的冰迅速昇華,只剩下脫水的塵埃顆粒。

因此,當接近近日點時,昏迷變得更紅了,近日點是它最接近太陽的地方。一旦彗星返回太陽系,VIRTIS顯示顏色情況再次反轉,因此彗核變得更紅,彗發變得更藍。為了跟蹤彗星的演化方式,VIRTIS團隊必須分析跨越兩年羅塞塔號任務4000多個不同的觀測結果。領導這項研究的義大利INAF-IAPS天體研究所的Gianrico Filacchione說:要回答彗星變色機制是如何的這個大問題,像這樣的長時間觀測是非常重要的。

原因是彗星是非常動態的環境,噴流往往會迅速出現在表面,然後同樣突然地減少。因此,比較偶爾的快照,可能會讓我們對彗星長期演化的理解,因短暫的變化而產生偏差。然而,有如此大量的測量,意味著即使是短時間尺度的變化也可以被跟蹤。彗核上正在發生事情之間的關聯是地球上做不到的,這是一件全新的事情。這是因為地面觀測無法分辨彗核,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的情況下,彗核的大小隻有3公里左右。

現在,研究小組可以描述和理解彗星的長期演化過程,以及它在此過程中採取的步驟,這意味著可以將羅塞塔號上其他儀器的資料放入研究中。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彗星了如指掌,光譜分析表明,塵埃的紅色是由所謂的有機分子造成。這些是由碳組成的分子,在彗星上有豐富的種類。科學家們認為,它們對於了解地球上生命是如何形成的很重要。然而,為了近距離研究它們並識別這些分子,需要將彗星表面的樣本送回地球。

把彗星的一部分帶回地球真是彗星探索任務的聖盃,然而,在這成為可能之前,科學家將繼續使用VIRTIS資料來研究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的有機物。歐洲航天局羅塞塔專案科學家馬特·泰勒(Matt Taylor)說:肯定會有更令人興奮的結果,資料收集可能已經結束,但分析和結果仍將持續數年,這將增加羅塞塔號提供的豐富彗星知識遺產。

參考期刊《自然》

DOI: 10.1038/s41586-020-1960-2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天文學家完成泰坦的全球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