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雖然擁有超越所有已知生靈的智慧,但是在充滿奧祕的宇宙面前,仍然顯得力不從心。
我們所在的這個宇宙擁有著太多需要探尋的祕密,人類文明越是進步,科學越是發展,疑問也就越來越多。那麼這個宇宙中最難解的謎題是什麼呢?那就是意識了。很多人應該都或多或少思考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是我,而你是你呢?為什麼我的意識在這裡,而你的意識在那裡呢?”
是啊,意識是宇宙間最為奇妙的東西。意識的奇妙之處在於,意識與物質本應是相對的,但意識又偏偏是由物質所產生的。在宇宙誕生之初,沒有生命,自然也就沒有意識,物質都以基本粒子的形態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物質凝聚、新的元素產生,經歷了數百億年的變遷,生命終於出現了。
生命出現並不等於意識出現,一般我們並不認為簡單的生命形式會存在著意識這種東西。
簡單的生命形式通過不斷的變異和進化,誕生了複雜的生命形式,最終成就了人類。顯然,人類是擁有意識的,有了意識,人類就可以反向思考意識的由來以及宇宙的奧祕。人體的一分一毫,包括大腦在內都是完全由物質所構成的,而這些物質通過特定的方式組合之後竟然能夠產生主動的意識,並且能夠反視自我,怎麼會這樣呢?更為重要的是,意識的產生似乎與宇宙的規律並不相恰。
這裡就要提出一個概念了,那就是熵。熵出自熱力學第二定律,說的主要是熱量傳遞和熱功交換的不可逆性,簡單來講,熵值代表著一個系統的無序程度。
熵只會自發的增加,而不會減少。
舉例而言,一個玻璃杯,終有一日會被打碎,但是一堆碎片,無論歷經多少歲月,也不可能重新再組合成一個杯子,在宇宙之中,萬事萬物只會自發地從有序走向無序,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但生命不同,生命是一個確確實實的低熵體,它極度有序。
意識就更是如此了,物質只有達到極度有序的狀態才有可能誕生意識,而意識又會主動地降低周圍環境的熵值,所以亂石變為了樓閣,荒野變為了城鎮。那麼意識到底是什麼呢?意識是由物質之中產生的,而這個物質就是我們的大腦。那麼是不是擁有大腦就會擁有意識呢?大腦又是如何產生意識的呢?既然意識代表著秩序,那麼大腦中則必然存在著某種極具秩序的活動。
神經科學家認為,大多數哺乳動物應該都是具有不同程度的意識的。
而這些意識的產生可能與神經同步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可以通過測量而發現大腦中的神經元放電頻率,而通過對這些腦電振盪的測量可以繪製出不同的腦電圖波,研究發現,人的意識活動和人腦活動所產生的三種波密切相關。
當人集中意識思考的時候,人腦中的伽馬波則會相對活躍。而當人處於高強度的大腦活動過程中,貝塔波則表現活躍。而西塔波則與放鬆有關。當然,僅憑藉於此還不足以確定大腦活動和意識之間的關係,但這卻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研究思路。人類和其它的哺乳動物都擁有相對發達的大腦,所以說人和其它哺乳動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意識是能夠令人信服的。那麼其它的動物呢?
除了相對高階的哺乳動物以外,世界上還存在著很多其它形式的生命,比如鳥類、魚類、昆蟲,甚至是微生物,它們是否具有意識呢?
主流的科學觀點認為這些生命形式是不具有意識的,它們有的只是本能,而這種本能只是為了維持生命體的相對低熵。但也有另一種不同的觀點,這種觀點被稱為泛靈論。泛靈論認為一切事物,包括生命體和非生命體都是具有意識的,昆蟲有意識、微生物有意識,甚至於連一個原子都是具有意識的,只不過它們的意識較弱罷了。
泛靈論作為一種大膽的設想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但是也並非一無是處,既然意識代表著秩序,那麼秩序越高,則意識越強,比如人類,而秩序較低,則意識較弱,比如一個原子,但只要具有某種程度的秩序,就存在某種程度的意識。總之,關於意識,還有太多的未解之謎,而意識誕生於高度的秩序是一種很好的研究思路。#科學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