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地球空間、資源的日漸緊張,人類不得不尋找下一個家園。不論從距離還是宜居性方面來說,火星都是最佳的選擇。
即便如此,移居火星仍然不是一件難事。這不像是搬家,也遠比美國的西部運動要難得多得多。人類所需的一切資源,幾乎都要從地球運過去,這對於航天器來說是沉重的負擔。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一切資源,成為了重中之重。
為此,科學家們不僅儘量就地取材,同時也設計了很多方案來使用已有資源。比如說水,可以通過先進的迴圈裝置,回收尿液等來製作可以重複利用的水。
最近,有些科學家甚至“打起了人類屍體的主意”,希望把人體當作資源加以利用,那就是為植物做肥料。
植物的生長不僅需要Sunny和水分,也需要肥料的滋養,這是常識。尤其對於開發火星來說,肥料的補給可以加快植物生長,也就是加速火星開發的進度。而人體,就可以提供這些營養元素。
提出這個計劃的,是生物工程師J.J. Hastings。她是專門研究火星開發計劃的科學家,曾經設計過6位女性科學家(包括她自己)在夏威夷島模擬火星生活的Sensoria I任務。
這一次,她是和一位名叫Pia Interlandi的時裝設計師一起,設計了一套“火星死亡計劃”。這個計劃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設計一套專門用於該計劃的服裝。這個服裝,用中國話說,就是火星專用的“壽衣”,在死者親屬辦完“葬禮”後,將它穿在死者身上。這種衣服具有降解的功能,將人類屍體降解以備使用。
第二部分,就是這個計劃的核心——人體回收系統。利用這個系統,人類的屍體可以轉變為上好的肥料,給植物施肥。
事實上,把人類屍體做成肥料,算不得是Hastings的原創,只能說是她的改編。去年的這個時候,美國就已經討論這件事了,他們討論的不是火星,而是地球。
美國華盛頓州參議員傑米佩德森當時就提交了一份草案,建議增加這種新穎的下葬方式。一方面可以大幅節省其他下葬方式所需的資源,另一方面可以落葉歸根,“反哺”孕育了我們的大地。塵歸塵,土歸土。
當然,在地球上實施這個方案,就沒有那麼多限制了,大可以製造不同樣式的機器來降解屍體。Hastings大約是受了這個草案的啟發,所以提出了她的計劃。只不過由於火星資源緊張,於是通過特殊的服裝來降解屍體。
不過,華盛頓州土壤科學教授琳·卡朋特·博格斯在從事人類屍體堆肥的研究的同時也表示:並不是所有的屍體都適合這種下葬方式,因為有一些病原體可能會導致炭疽病。因此,在下葬之前,屍體還需要經過一些檢驗手續才可以。
看樣子,人類屍體降解成為肥料,可能就要在地球上開展了(美國華盛頓州很有可能是最早實現這種方式的地方)。至於未來是否會應用於火星上,我們還要拭目以待。
全球性組織國家殯葬協會(NFDA)2017年的一項調查,大約53.8%的受訪者都不介意包括人體堆肥在內的各種綠色殯葬方式。不過,難保有些保守的人會固執己見。就像小品裡說的:“咋的?想讓死者下輩子投胎當植物人啊?”
不過,隨著人類科學觀的發展,相信這種綠色殯葬方式會越來越普及。即便不登陸火星,相信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以綠色殯葬的方式告別這個世界。就像我們前面說的,落葉歸根,反哺大地。
在海洋裡,巨大的鯨魚死後,會哺育海洋中各種生物長達一百年,這叫做鯨落。正所謂“巨鯨落,萬物生”。如果死後能像這些鯨魚一樣,給這個世界留下最後的一點美麗的東西,我想我會非常樂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