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為什麼直徑800米左右的隕石撞擊地球,就可以讓地球毀滅呢?

前面我們講到了地球在發展和演變的過程中曾經至少受到兩次較大的撞擊,而且都得到了主流媒體的認可,一個是大約發生在39億年前,太陽的一顆原始行星“忒伊亞”與地球相撞,據推測這個原始行星體積和品質分別約為地球的15%和11%,在撞擊作用下所產生的殘骸最終形成了月球,而撞擊坑則變成了太平洋,而這顆火星般大小的天體最終也沒有將地球撞得粉碎。

另一次撞擊大約發生在6500萬年前,當時一顆直徑約為10公里的小行星墜落在今天的墨西哥灣一帶,由於該顆小行星約以每小時24萬公里的速度撞向地球,產生了約20萬億噸TNT炸藥同時爆炸的能量,相當於二戰期間美國在日本廣島上空引爆的“小男孩”的當量的10億倍,最終也只是在由於塵土蔽日大量植物枯死進而導致恐龍等大量生物死亡甚至滅絕,而地球也只是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傷疤”。

如果只是按照簡單的數學計算,題主所說的直徑為800米的隕石,其體積僅為10公里直徑小行星的0.0512%,撞擊產生的能量約為102.4億TNT炸藥引爆,也約為“小男孩”的51.2萬倍和沙皇炸彈的205倍,很顯然這個當量是不可能完全改變地球的容貌的。

而且,由於地球擁有較厚的大氣層,當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後,由於高速摩擦必然會出現一系列物理和化學反應,小行星的體積、品質在減小的同時其動能也會減小。

值得一提的是,地球的體積有1.08623E+12立方千米,品質高達60萬億億噸,只有品質接近或超過地球的天體撞擊地球才能毀滅地球,但是由於撞擊導致地球生物的滅絕並不代表地球被毀滅,畢竟地球是宇宙中的客觀存在,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外太空沒有氧氣?並不正確,它可能比你想象得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