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ing Humans a Multi-planetary Species,讓人類成為一個多星球物種——埃隆·馬斯克
每次看到這句話就讓斜陽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2002年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把PayPal賣身eBay,獲得了2億美金現金,但是並沒有拿錢去花天酒地,而是開始做他的火星夢,成立了SpaceX。
100億美金和50萬美金怎麼來的?100億美金
在1989年美國在冷戰時期,讓NASA算了一筆賬,火星登陸要多少錢。NASA回覆:如果送4-6個宇航員去火星,摺合成現在的美元要4500億美元,也就是一個宇航員上天平均要1000億美元。美國當場就放棄了。
2004年,美國賊心不死,又想起了這件事情。又讓NASA算一下火星登陸多少錢。由於科技的進步加上通貨膨脹,NASA回覆只要100億美元。
50萬美元
50萬美元的理由就比較扯了。馬斯克的目標是要讓一百萬人移民到火星,100億美元可能會有富豪願意去火星移民,但是怎麼也不可能有一百萬人有100億美元。
馬斯克做了一個簡單的市場調查後,得出結論如果花費只要50萬美元應該能有一百萬人願意去火星移民。
現在目標有了?接下來就是如何讓100億美元降低到50萬美元了。
普通人就像斜陽這樣看到這種目標,肯定是抓瞎了,覺得這目標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是馬斯克沒有,他開始想辦法,就像把大象裝進冰箱裡面一樣。
第一步,開啟冰箱門,讓乘客數量增加NASA給出每個人一趟100億,這個總價是很難變的。那麼只能變數量了,如果大力提高火箭的運載能力。
原來一趟只能運輸5個人,現在一趟可以運輸100個人,那每個人的單價就變成了5億美元。
所以可以觀察到SpaceX使用的火箭是越來越大,每次可以運輸的品質也越來越大。這裡面的根本邏輯就是要讓減少每一趟的運輸成本。
目前,SpaceX正在研發運力更強的引擎——“猛禽”,這個引擎將會比目前SpaceX獵鷹火箭所使用的引擎的動力強三倍,預計載重量能再往上提升到 550 噸
第二步,把大象關進冰箱,零部件自己生產
這裡就不得不提ULA(United Launch Alliance),中文名就是“聯合發射同盟”。
這個ULA其實就是洛克希德-馬丁與波音依靠強大的遊說能力組成的一個壟斷組織。
看到壟斷,而且還不是技術壟斷,屬於制度壟斷。身為中國人的你我,應該是懂的。
ULA這種躺著掙錢的早就把四肢躺退化了,哪有心思降低成本,一個發射任務過來,ULA只會想著哪些地方可以多要點,也絕不會想著要降低一下成本。
因此NASA一開始根據ULA給出的100億美元就有巨大水分,根據2015年發射任務報價,ULA報價3.5-4億美元,SpaceX報價只需要1.3億美元。
甚至放寬一點標準,SpaceX放言能把價格縮減到6000萬美元。
這麼一比,ULA的成本可能有70-80%的水分,這水分養條鯨魚應該不成問題。
那為什麼SpaceX能把成本控制到這麼低呢?
主要是因為SpaceX的零部件基本都是自產自銷,不使用外包,這才叫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第三步,關山冰箱門,火箭的回收與可重複利用這個思路也簡單,普普通通一次發射任務就要1.3億美金,然後就損失一架火箭,要是能回收,這成本不就下來了嘛!
截至目前,獵鷹9號火箭第一級已經成功實現20多次回收。這些任務中有傳送衛星,也有向國際空間站送貨,總之,對於SpaceX公司來說,一級火箭的回收已成常態。
回收成功的
根據馬斯克的設想,如果可以實現火箭的全面回收,即每、每一次發射之後,零件可以做到100%的回收,那麼最終發射成本就只有燃料。
那樣一來,每一趟火星移民單價減少到50萬美元也就指日可待了。
斜陽說真把這些思路羅列下來,會發現埃隆·馬斯克也沒有什麼天才般的想法。
就是有一個遠大的目標,然後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做,不斷解決出現的問題,會發現即使外人看來遙不可及的目標也能實現。
其中的艱難肯定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但是這種腳踏實地的解決方式,斜陽認為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