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文章描述了天文學家近幾年來對於1670年6月記錄中爆炸的名為CK Vulpeulae的恆星一年多後逐漸從肉眼看不見的地方閃耀成明亮的光芒的原因的研究情況。

大概整整350年前的1670年6月,法國天文學家安特姆·沃圖哈特(Voituret Anthelme)在北天球的狐狸座觀測到了一顆新恆星。這顆新星,叫做CK Vulpeculae,翻譯過來就是狐狸座CK。

一年後,這顆星才以肉眼看不見的光線逐漸消失。

該事件被歸類為新星,一種災難性的恆星事件,近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努力揭開它的成因。但一項全新的發現給這項研究帶來了變數。

據雙子星天文臺觀測,狐狸座CK恆星實際上比天文學家想的還要遠五倍。這也就意味著爆炸也比天文學家想的要強得多,能量高達25倍。圍繞它的發光物質雲也更快地向太空擴充套件。

自2015年以來,天文學家一直在探索狐狸座CK新星是兩顆恆星碰撞的可能性。歐洲南方天文臺的托馬斯·卡米斯基(Tomasz Kamiński)和德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的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率領的團隊發現了恆星碰撞的證據,他們的觀測結果表明,狐狸座CK周圍氣體的質量和化學成分都非常高,這很符合兩顆主序星相碰撞的結果。

2018年,他們的團隊又發現了兩項後續研究。卡米斯基和他的團隊發現了一種鋁的放射性同位素,這種同位素恰好與恆星的碰撞有一些關聯,是科學家們多年以來一直在星際間中長期尋找的元素。

不過,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天文學家斯圖爾特·艾爾斯(Stewart Eyres)領導的另一個小組研究了狐狸座CK星雲的化學成分,他們發現了不應在兩顆主序星碰撞後存在的分子。他們認為,這暗示了狐狸座CK來自白矮星和褐矮星之間的碰撞。

鋁的同位素值得進一步檢查,因此由印度物理研究實驗室的班納吉(Dipankar Banerjee)、英國雙子座天文臺的湯姆·蓋博勒(Tom Geballe)和英國基爾大學的埃維斯(Nye Evans)共同領導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利用北雙子星天文臺的近紅外光譜儀,對整個星雲進行了紅外成像來獲得更清晰的影象。

從那時起,事情開始變得有些奇怪。具體來說,狐狸座CK的外緣是雙葉狀氣態結構,它裡面發出微弱的無線電源(恆星或其剩餘部分)爆炸。這些邊緣中的鐵原子顯示紅移和藍移,光遠離或朝向觀察者傳播時,波長會明顯變長或變短。

這些變化比預期的要明顯得多,這表明星雲的膨脹速度比之前測量的資料要快得多。

班納吉說:“我們沒想到我們會發現這樣的結果。我們發現有些氣體以每小時約700萬公里(430萬英里)驚人的高速行進時,興奮極了。這暗示了狐狸座CK一個故事,與理論上的故事不同。”

如果物質移動速度超出了我們預期,就意味著這個物體應該也比我們想象的要大,所以研究小組開始著手研究。他們仔細研究了星雲在10年來的速度和膨脹率,以及它在天空中的位置,並確定該天體離我們約1萬光年。

這比之前的估計的1,630光年要遠得多。如果物體距離地球更遠,那它在1670年就得產生更大的能量,才能從地球上看見光。據該小組的計算,能量大約是之前估計值的25倍。

這比一顆新星能產生的能量還要多。這意味著我們得重新找出爆炸的原因。

埃維斯說:“就釋放的能量而言,我們發現狐狸座CK 在新星和超新星大致中間的位置。 它是銀河系中為數不多這樣的天體之一,這類中間天體爆發的原因仍然未知。我想我們都知道狐狸座CK 不是什麼,但沒人知道它究竟是什麼。”

這些罕見的天體被稱為中間光度光學瞬態(ILOT),目前尚不清楚是何原因造成的。幾篇論文指出中間光度光學瞬態是由雙星系統產生的,其中至少有一顆恆星屬於巨星,但這一假設尚未得到絕對證實。

研究人員還沒有鑽研狐狸座CK的可能起源。這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但這樣做可能有助於解決中間光度光學瞬態的神秘性。

班納吉說:“在這一階段,很難對1670年狐狸座CK爆發的起源做出明確或令人信服的解釋。即使在350年後沃圖哈特有所發現,爆炸的性質仍然是個謎。”

該研究由《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接受,可在arXiv預印資料庫中獲得。

FY: 小蜜蜂

9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帶你走進神秘的長鏈非編碼RNA,我直呼好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