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的“女媧”城市
這個火星城市專案,被取名為“女媧”(Nüwa),代表著人類作為火星上的“造物主”,將徹底透過自己的力量,讓火星變成一顆宜居的、自給自足的“新地球”,同時,吉列姆·安格拉達·埃斯庫德也表示,如果一切順利,那麼大約20年內,第一批來自地球的探險家們,就會登上那顆紅色的星球了,並且會成為火星城市的第一批居民。
不過,這裡也有很多的問題,首先,我們都知道,火星無論是氣候條件,還是地質情況等等,都和地球截然不同,地球生命的三要素:氧氣、適宜的溫度和水,火星上可是都不具備的,雖然目前來看,科學家們已經確認了火星上存在水,但是儲量有多少,是否可以供人類使用,這些都是未知的。
在此前,阿聯酋也曾經提出過一項名為“2117”的火星城市計劃,表示在100年的時間裡,在火星上建造一個新的“迪拜”,至於如何解決火星上沒有氧氣等重要問題,阿聯酋認為只需要在火星上建造一個“穹頂”就可以解決。
人類生活在“穹頂”之中,不僅可以模擬地球上的氣候環境、生態環境,同時也可以隔絕太空輻射等,但是顯然,“女媧”(Nüwa)並沒有打算在火星上建造“穹頂”,他們要做的,是真正去改造火星,將火星變成地球。
火星將被如何改造?
吉列姆·安格拉達·埃斯庫德表示,從目前來看,只要火星上有足夠用的能源,那麼,人類就可以短期內完成改造火星的計劃,雖然太陽能是最容易獲得的,不過顯然它並不足以供人類改造火星,所以,在改造計劃的第一個階段,人類需要在火星上建造很多的小型核反應堆,確保可以自由來去地球和火星之間。
同時,第一批登上火星的探險家,也都會是各個領域內的精英,他們會在火星上進行科學研究,檢視火星的基礎條件是否符合建造城市的要求,從現階段採集到的資料來看,火星上的本土資源,是完全可以供人類在火星上完成自給自足的。
這意味著,《火星救援》裡,馬特·達蒙飾演的宇航員被遺留在火星後,透過在火星上種植土豆食用,獨自生活500天的經歷,在未來極有可能變成現實,當然,如果火星城市真的建成了,那麼,還將是一個更加高階的現實版本。
月球會成為地球火星之間的中轉站
如今,伴隨著美國重返月球計劃,中國、俄羅斯等載人登月計劃如火如荼的進行,月球基地也被多次提起,而且即將付諸行動了。
吉列姆·安格拉達·埃斯庫德介紹,之所以在改造火星之前,先要去改造月球,因為某種程度上來說,月球的條件要比火星更加惡劣,而如果人類開成功改造月球,也就意味著人類未來改造火星的成功率會更高。
同時,拿人類日後飛往火星來說,如果是從月球出發,那麼所需要的燃料會更少,因為月球的重力僅有地球的六分之一,顯然,這對於人類來說,付出的成本也會更低。
那麼,人類究竟何時可以開始建造月球基地呢?吉列姆·安格拉達·埃斯庫德認為,最多3-4年的時間裡,人類就可以去改造月球了,因為如今中國、美國等國家的超重型火箭研發等,都已經非常成熟了,已經是時候可以讓人類飛離地球,逐步去征服太空了。
此外,吉列姆·安格拉達·埃斯庫德還表示,按照人類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大約100年之後,至少就會有100萬地球移民永久性生活在火星之上了,而且未來火星、月球,甚至是其它更多的星球,也都有可能成為人類的太空家園,避免地球因為人口增長、資源枯竭而走向滅絕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