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我們知道,宇宙大爆炸創造了世界,但是在大爆炸之後,宇宙又是如何保持穩定的?這個問題引出了一系列問題,比如為什麼這次大爆炸沒有摧毀組成物質的粒子?是什麼把物質束縛在一起的?又是何種力量,把星塵塑造成為數量龐多的恆星與行星?有許多理論解釋大爆炸為何可以創生世界,而非將世界摧毀。

圖解 : 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是由一個極緊密、極熾熱的奇點膨脹到現在的狀態。

少了什麼?

許多科學家推測我們現有的物理學體系忽略了某種重要的東西。“我們知道,粒子物理學的基本模型尚不能解釋為什麼宇宙在大爆炸中創生,”帝國理工學院物理系的雅爾圖·拉詹提教授說。標準模型中最難以摸索的領域是希格斯-玻色子及其與引力的關係。

圖解:在大型強子對撞機觀測到的因質子碰撞而產生的希格斯玻色子候選事件:上方的緊湊渺子線圈實驗展示出衰變為兩個光子(黃虛線與綠實線)的事件,下方的超環面儀器實驗展示衰變為四個μ子(紅徑跡)的事件。

到目前為止,傳統的粒子加速器在這個領域還幫不上忙,但它對希格斯粒子在膨脹期間的穩定與否有很大的影響。很明顯,這裡的關鍵在於將這種關係研究得更透徹,並將研究成果用於探索創世之初。宇宙學觀測可以監測宇宙的各個部分,並尋找同種相互作用的有關訊號,從而填補物理學中未知領域的空缺。

圖解:在標準模型中的費米子有六種是夸克(以紫色表示),有六種是輕子(以綠色表示),除了費米子以外,還有四種規範玻色子(以紅色表示),以及希格斯玻色子(以黃色表示)。

引力!

從林林總總的資料中,一條思路愈發明顯:引力就是我們方程式中遺失的那一項。即便是微小的引力也可以將粒子束縛在一起,並不需要任何新理論的幫助。來自倫敦、哥本哈根和赫爾辛基的科學家們合作,提出了關於引力在世界創生中意義的簡潔解釋。很明顯,引力與希格斯-玻色子一同,就足以將這個世界塑造成型。

圖解:在緊湊μ子線圈探測器裡,從質心能量為8 TeV的質子-質子碰撞事件記錄資料製作出的三維繪景圖。

簡而言之,如果宇宙學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明確引力和希格斯-玻色子場之間的關係,我們就能找回物理學基本模型中遺失的關鍵一項。我們將在理解生命與世界本源的道路上更進一步。而這是全人類一直在奮鬥、嚮往和夢想的終極目標。

圖解:在超環面儀器裡,4-μ子候選事件示意圖。

大爆炸理論是可見宇宙範圍之內最能被廣泛接受的宇宙模型,適用於從時間之始到後來宇宙萬物生長演化時的每一個時代。這個模型可以解釋宇宙是如何從一個高密度、高溫度的狀態一步步膨脹,還可以為各種各樣的宇宙現象提供統一的解釋,包括輕元素的富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大尺度結構和哈勃定律(河外星系的視向退行速度與距離成正比,即距離越遠,視向速度越大)。

圖解:圖解:藝術家繪製的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採集資料的景象

藉助已知的物理學定律,在時間的維度上推演觀測資料,得到的結論是在一個密度極高的時間段之前,宇宙本身是一個奇點,而這個奇點無疑與大爆炸直接相關。我們現有的知識還不足以證明這個奇點就是宇宙的開端。從喬治·勒梅特於1927年首次提出宇宙是由一個原點擴張而來的觀點以來,科學家們已經把宇宙膨脹的理論發展得十分完備了。

圖解:哈勃超深空場描繪了遠古時代的星系圖景,根據大爆炸理論,它們處於一個更年輕、更緻密且更熾熱的宇宙。

科學界曾經因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大爆炸理論與靜態宇宙理論——而分道揚鑣,而絕大多數經驗證明先進的主流理論,大爆炸理論,是正確的。1929年,在分析了各個星系的紅移資料後,埃德溫·哈勃總結出了星系之間正彼此遠離的結論;這是支援宇宙正在擴張的重要證據,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被發現,這則是“熱爆炸”模型的關鍵證據,這個模型準確地預測了背景輻射的存在。

圖解: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拍攝到宇宙在大爆炸發生後宇宙微波背景的影像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g_Bang

https://www.learning-mind.com/what-kept-the-universe-stable-after-the-big-bang/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北河三- learning-mind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美得讓人窒息的宇宙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