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有無窮無盡的恆星,也就是我們晚上天上看到的星星。按照天文學家的估計,目前整個宇宙的恆星數量約為7萬億億顆,每一顆恆星都是如同太陽一般,甚至更加強大的存在。
以太陽為例,太陽佔到整個太陽系品質的99.86%,重量相當於地球的33萬倍,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5500攝氏度,內部溫度達到了2000萬攝氏度。目前太陽已經燃燒了45億年,還有將近50-60億年的壽命。在宇宙中,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表面溫度就達到了幾十萬攝氏度。
如果按照我們一般人的想法,這麼巨量的恆星在一起發光發熱,宇宙的溫度應該升高了才對,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宇宙不但沒有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升溫,反而溫度越來越低了,相比宇宙大爆炸之初的時候,宇宙現在的溫度已經達到了絕對零度以上的3攝氏度左右,只有零下273.15攝氏度,這又是為什麼呢?
當然,有許多人會說宇宙是沒有溫度的,然後跟我們玩一場文字遊戲,但溫度本身就是一種天生存在的現象,沒有任何物質沒有溫度,包括宇宙在內。我們這裡參考的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你也可以看做宇宙的平均溫度。
為什麼在無數恆星燃燒給宇宙升溫的時候,宇宙中的溫度還會降低呢?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那就是宇宙的面積已經超出了人類的想象,就算7萬億億個恆星不斷燃燒幾十億年給宇宙加熱,宇宙的溫度依然會下降,而且宇宙現在的面積還在不斷擴大。
我們所認為的7萬億億顆恆星,其實就像宇宙裡的7萬億億顆塵埃差不多。
還是以太陽系為例,太陽系的直徑有多大?我們想一想就覺得很大,如果我們從奧爾特星雲開始計算的話,太陽系的直徑可以達到19萬億公里,換算成光年的話是2光年。那麼太陽可以影響的空間有多大呢?地球距離太陽系1.5億公里,太陽輻射抵達地球的平均溫度就只剩下16攝氏度了。到了火星之外的小行星帶,再往外的平均溫度就只有零攝氏度以下,這就是太陽能夠賦予零度以上平均溫度的範圍,不超過3億公里。
而太陽系之外,距離下一個恆星比鄰星的直線距離為4.22光年,在這麼久遠的距離內,有太多的空間得不到足夠的熱量,換成宇宙任何一個恆星系上都是如此。宇宙的空間是如此廣闊,有太多的地方無法得到恆星的光輝和星際物質的增溫,再加上宇宙面積的不斷擴大,宇宙的溫度只會越來越低。
不知道大家明白了嗎?越想越覺得人類簡直是太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