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歷史已經有46億年了,42億年前地球上出現海洋,35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命,自地球生命誕生以來,地球上已經經歷了六次生物大滅絕,這六次都屬於生物大規模叢集滅絕事件,而規模較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則超過了二十次,大大小小的生物滅絕事件則不計其數,地球上已經出現的生物,其中有98%已經滅絕了,倖存下來的只是少數,不過,地球上現存的生物不全都是倖存者,還有大部分的生物是後來進化和重新發展的。
侏羅紀遺留下來的岩層
地球上的生命出現在35億年前,但是,在5.41億年之前的太古宙(25億年前至38億年前)與元古宙(5.4億年前至25億年前),地球上的生物都是菌類和藻類,當時是微生物的時代,所以很難找到生物大滅絕的證據,地球上的生物化石大量出現於5.41億年以來的顯生宙,六次生物大滅絕都是指5.41億年以來地球上的生物叢集滅絕事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生物大滅絕特指的是巨集觀生物,而不是微生物,因為微生物沒有化石證據。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4.50億年前至4.40億年前,稱之為“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第二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3.75億年前至3.60億年前,稱之為“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2.5億年前,稱之為“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2億年前,稱之為“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6500萬年前,稱之為“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恐龍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就是全新世發生的生物滅絕事件,全新世是地球上最年輕的地質年代,開始於1.17萬年前,我們現在所處的地質年代即是全新世,也就是說,現在的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動物都才變成了珍稀動物,需要人類的保護。
每一次生物大滅絕,也會形成生態位的空缺,後繼的物種會填補這個空缺,成為新的優勢物種,例如,發生於2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使得幾乎所有的大型兩棲類動物、絕大部分的獸孔目、主龍類動物滅絕,這些陸地動物都滅絕以後,身為主龍類爬行動物的恐龍在陸地上就沒有多少競爭對手了,於是,恐龍就成為了地球上的優勢物種,恐龍在侏羅紀和白堊紀非常的繁盛,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時間;發生於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又使得恐龍滅絕了,恐龍滅絕以後,鳥類、哺乳類動物佔據了恐龍留下的生態位,開始繁盛起來,在恐龍生活的時代,哺乳類動物的體型都比較小,體長約為12釐米,與今天的老鼠差不多大,恐龍滅絕以後,哺乳動物佔據了恐龍留下的生態位以後,才迅速發展壯大,並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現在最大的哺乳動物是藍鯨,體長約為33米,在260萬年前,哺乳動物不僅繁盛了起來,而且還成為了地球上的優勢物種,支配了地球的陸地生態系統。
哺乳動物老虎
人類在生物界的位置是哺乳動物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那麼,智人是什麼時候開始支配地球上的生態系統的呢?是在7萬年前。
人類統治地球以後,會不會也像恐龍一樣,讓出生態位,被後繼的優勢物種取代呢?或者說,現在的人類是否已經停止進化了呢?想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得不從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提出的認知革命談起。
在現在的地球上,黑猩猩是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生物之一
按照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觀點,人類之所以發展壯大源於三次革命,這三次革命分別是: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和科學革命。
現在科學家一般認為阿爾迪和露西是“人類最早的祖先”,阿爾迪是始祖地猿,生活在440萬年前的地球上,露西是南方古猿阿爾法種,生活在320萬年前的地球上,也就是說至遲在300萬年前,地球上已經出現人類了,但是,人類在長達幾百萬年的時間以內都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生物,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智人能夠統治地球源於7萬年前的一場認知革命,人類出現以後,地球上曾經同時存在過至少六種人類,他們都是“人”,人類與他們一樣都屬於人屬物種,在長達百萬年的時間裡,智人是人屬物種當中的普普通通的一員,在7萬年前,智人的智力獲得了突發猛進的發展,會認識虛擬的事物,有了想象力,有了認知虛擬事物的能力以後,智人才能建立大規模的有組織的合作系統,才能統治地球。
尼安德特人並沒有發生認知革命
認知革命發生以後,人類迅速從人屬物種當中脫穎而出,在支配地球生態系統的過程中,大量的大型哺乳動物滅絕了,瓦爾·赫拉利甚至還認為其他的人屬物種也是因為人類而滅絕的。
大約在1萬年前,農業出現了,人類不再滿足於從天然的生態系統當中獲取食物,而是通過種植穀物、飼養家畜家禽來獲得食物,為了種植更多的穀物,飼養更多的家畜,大量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棲息地的被燒燬,使得大量的草食動物滅絕了,有利用價值的動植物在人類的幫助下則迅速發展狀大,而沒有多少利用價值的動植物在生態系統中處於越來越處於劣勢,甚至瀕臨滅絕,當然,也有一部分動物是因人類的直接獵食而滅絕的。
科學革命同樣導致了一些動植物的滅絕,科學革命產生以後,人類進入到工業化時代,工業化時代的環境破壞與環境汙染,使得一些動植物的生存環境面臨威脅。
因人類的活動而滅絕的渡渡鳥
當然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與氣候的變化也有一定的關係,一些巨型動物的滅絕並非主要是因為人類的獵殺,人類的活動只不過加劇了它們的滅絕速度,例如,猛獁象、披毛犀的滅絕與氣候的變化有一定的關係,而人類對其棲息地的破壞,加快了它們滅絕的速度。
因為人類的干預,所以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平均速度超過了地球自然演化引發的生物滅絕速度,科學家認為人類文明產生以後造成了地球上83%的生物滅絕了。
尤瓦爾·赫拉利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對比:地球上70億人口的總重量是3億噸,所有的家禽和家畜總品質是7億噸,而現在地球上倖存的野生動物的總品質則只有1億噸。
養雞場的小雞
人類的出現,改變了地球自然演化引發的生物滅絕速度,同樣,也改變了生物進化的法則,在長達30多億年的時間裡,地球上的生物遵循的是自然演化法則,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並不是被人為設計的,然而,現在發生的“生物革命”卻改變了生物進化的規則,生物的演化開始有了設計,農業革命只是這種人為設計的第一次突破而已,馴化對動植物的改造畢竟是緩慢的,基因工程、仿生學、人工智慧才是真正的“生物革命”。
人類目前對於基因工程的顧慮有很多,因為生物的自然繁衍,基因的交流基本都是豎向的,即每個物種內部代際之間的交流,不同物種之間是無法實現基因交流的,而基因工程則使得基因的交流成為了橫向的,人類可以將這一物種的基因匯入到另外一種物種的身上,這種橫向的基因交流存在巨大的風險,但是,人類目前對於仿生學和人工智慧的顧慮則要少很多。
我們都知道,現在地球上的生物都是有機生物,生物雖然是有機的,但總體上來看卻是不滅的,可以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然而,每個生物作為單個的個體是會死亡的,是有生命週期的,一個物種也是有生命週期的,會隨著地球環境的改變而滅絕,比如地球上曾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而仿生學的出現會使得地球上出現無機生命,無機生命出現以後,單個生物就突破了生命週期的限制,甚至實現永生。
仿生學是了解生物的結構和功能,人工智慧則是破解人類智慧的祕密,人工智慧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出現機器人,當機器人擁有人類一樣的智慧以後,是否代表著機器人會成為新的“人類”呢?人工智慧的技術再往前發展,假如把我們人類的記憶和智慧移植到機器人身上,我們人類自身是不是就實現了幾千年以來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呢?所以,生物進化並未停止,有可能換了一種形式。
無機生物的出現,也會使得生物突破地球環境的限制,進入到太空,實現星際旅行,生物最初是在地球上的海洋裡,後來擴張到陸地,未來是否會大規模的擴張到太空呢?
人類的技術導致了生物的滅絕,同樣,人類的技術也可以復活一些已經滅絕了的生物,比如,當生物科技發展的一定的階段,人類就可以利用猛獁象和恐龍化石上殘留的DNA資訊,復活猛獁象和恐龍,因為猛獁象至遲是在公元前2000年滅絕的,猛獁象遺留的DNA資訊比較完整,未來,復活猛獁象並不是一件難事。
地球上現存的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
當然,也有人對人類科技的發展持悲觀態度,比如,地球上如果爆發大規模的核戰爭,人類以及大量的哺乳動物可能會滅絕,但是,老鼠、蟑螂的生命力就很頑強,核戰爭結束以後,老鼠、蟑螂會佔據人類和大型哺乳動物的生態位,迅速繁榮起來,這對於老鼠來說,是一件好事,而對於人類來說則是災難;人工智慧科技會讓地球上出現機器人,當機器人擁有人類一樣的智慧以後,它們就不會滿足於被人類控制,反而會控制人類,人類設計了機器人這種無機生物,有可能被自己設計的生物而取代,這對於人類自身來說是災難,而對機器人來說則是新生。
所以,地球上的生物進化從未停止,並且現在生物進化的法則正在被人類悄悄的改變,這種改變可能是生物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有可能意味著災難,如何趨利避害則是人類要考慮的一個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