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的最早提出,要追溯到遠古人類。我國古人想象中的玉皇大帝等眾天神,歐洲人神話傳說中的奧林匹斯山上的眾天神,阿拉伯人幻想中的安拉眾神,都無疑是生活在地球之外的具有無窮法力的“外星人”。但這些“外星人”說法,僅僅是神話幻想,還難說是真實的存在。
近代科學技術誕生以後,第一次明確提出存在“外星人”者是康德。雖然在康德之前布魯諾就明確提出了存在著地球外世界的思想,但布魯諾沒有提出在“地球外世界”中存在“外星人”。康德則在1755年發表的《宇宙史概論》一書中,從天體演化的普遍規律出發,提出了地球以外的其他“大多數行星定有人居住,即使有的現在還沒有,將來也總會有人居住。各種不同的居民在宇宙中所住的地方,與發出熱量並給萬物以生氣的中心體存在著不同的關係”。並認為“一般說來,行星離太陽越遠,行星上的居民甚至動物和植物的構成物質必然越是輕巧,纖維的彈性以及他們機體的適當配置必定就完善”。
但在康德之後,由於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人們對外星人只能說說而已,卻不敢去想尋找外星人的存在。“阿波羅”飛船登月成功之後,雄心勃勃的航天計劃才喚起了人類尋找外星人的信心,使人們對外星人的談論多了起來,並開始進行了一系列尋找外星人的科學探索。那麼外星人究竟存在不存在呢?科學家給出了幾種說法!
他們的一種說法是:生命和高階文明的創生,必須有許多複雜的先決條件。即使存在基本的分子,也只有在下列情況下才能出現生命:這個行星有適宜的大氣層;有規則的軌道和旋轉,使這個行星和它的恆星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並且使水可保持液態;此外與它的旋轉軸的傾斜度必須恰當,這對溫度有決定性的作用。例如,如果地球變更它和太陽的距離,只比現在的大約1.5億公里遠離或靠近太陽2500萬公里,地球上的生命就很有可能不復存在。而且最新的研究表明,在雙星系中可以發現過半數的“太陽”,但在其中任何行星都會落入其中一顆恆星,或飛離該雙星系面進入太空。此外某些恆星要比我們的太陽大得多,消耗它們的元素快得多。因此,它們發出的光和熱只能維持數百萬年,而這樣的時間對於生命演化來說就太短暫了。因而我們的文明只能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
另一種說法是美國航天局科學家皮爾遜提出來的。他說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真正必要條件,是月亮而不是太陽。月亮是在太陽系形成後不久被地球捕捉到的,從而形成了罕見的“雙行星”。它導致了大量的潮汐摩擦,並因此在地球核心產生了大量的熱,促成了地球核心的熔化。這一熔化過程又使熔融物質產生強大的旋轉,產生了地球磁場。這種“雙行星”使得地球磁場的強度,幾乎為同樣大小和以相同速度旋轉的行星磁場強度的100倍。這種超級強磁場,產生了保護地球免受宇宙空間輻射的遮蔽作用。如果沒有這種足夠的遮蔽保護,早在地球生命獲得立足之地以前,就會被空間輻射消滅了。為此他說:“如果雙行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我們可能是銀河系中為數極少的文明之一,也許是唯一的一個。”因為銀河系中“存在雙行星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第三種說法則是對外星人的存在根本持否定態度,因而他們根本不相信外星人之說,並對所謂與外星人有關的“飛碟”持完全的否定態度,但是,更多的科學家則對外星人的存在持肯定態度,並拿出了一系列理論證據。其理論證據之一是,鑑於宇宙的浩瀚和多樣化,生命肯定不只出現一次,而且不僅僅只在地球上存在。
紅外天文學的最新觀測結果表明,有隕石物質環繞我們星系的某些恆星作軌道執行因而天文學家認為,固體行星必定有許多許多,僅我們的銀河系也許就有10億顆,生命就不僅僅只在地球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