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行星演化“輕微變化”就能改變地球(圖左)和金星(圖右)的命運,或許金星可以孕育生命,地球變成一顆死亡行星。
這項最新研究理論是美國萊斯大學科學家提出的,目前發表在本月出版的《天體生物學雜誌》上。宜居帶是指某顆行星與恆星所保持距離恰當,不太熱,也不太冷,岩石表面存在著液態水和可以呼吸的大氣層。萊斯大學地球科學家艾德里安-雷納迪西(Adrian Lenardic)稱,但是以上描述僅適用於太陽系,限制條件太多。
雷納迪西和同事認為,宜居行星可能位於太陽系之外宜居帶外部,這些行星與主恆星之間遠大於或者小於地日距離,但仍可能具備孕育生命的必要條件。他說:“長期以來我們生活在太陽系的一個實驗之中,雖然這項研究討論的是行星,但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一些老問題困擾著科學家:機會與必要性、規則與偶然性、嚴格決定性和可能性之間的平衡關係。換個角度來講,如果重新進行實驗,太陽系是否和現在一樣呢?長期以來,這是一個純粹的哲學問題。”
目前,當我們觀察太陽系和環繞其它恆星的行星時,會思考這樣的科學問題:如果我們發現一顆行星(另一個恆星系統)類似於金星,並且真實具有孕育生命的跡象,那時我們將知道在太陽系所觀察的現象並不能代表宇宙的全部。因此,我們需要擴大宜居帶的定義範圍,研究人員確定具有生命特徵的地球並不能完全代表宜居帶行星概念,如果地球早期形成的條件略微變化,地球將成為一顆死亡行星。由此引申開類,類似的微小變化也將改變金星的命運,避免它成為一顆燃燒沙漠行星,它的大氣層也不會對生物產生毒性。
同時,研究人員還質疑板塊構造是否是地球孕育生命的必要條件,雷納迪西稱,在地球形成早期,大約20-30億年前,地球看上去和其它沒有生命特徵的行星一樣,我們知道當時的大氣層與現今完全不同,沒有氧氣。這存在一個爭議問題,當時的板塊構造不可能對孕育生命起到作用。同時,沒有證據表明之後將孕育生命,甚至板塊構造出現了新的變化。在進化過程中,地球自身在行星狀態之間不斷地變換,宜居性只是一個進化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