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旅行者1號從1977年發射升空進入宇宙空間,截止現在已經飛行了40多年,行程已經達到了200多億公里。據科學家估測,以旅行者1號現在的能源還能支援繼續飛行,並且會持續到2025年。

有人會有疑問,為什麼飛行這麼久卻沒有撞到小行星,也沒有被大天體的引力撲捉?

其實總的算下來差不多有三個原因。

第一,路線

旅行者1號原先的目標就是探索木星和土星,所以飛行路線都是設定好的。即使後面繼續往外飛也可以重新設定路線。

旅行者1號比2號晚了半個月升空,但由於走的就是已經設定好的較快的軌道,所以最終還是比2號更早到達木星以及土星。

並且在升空的時候,曾經出現過一次燃燒不足的情況,讓工作人員以為會偏離預定軌道,到不了木星,畢竟距離太遠,差之毫釐失之億萬裡,不過幸好最終還是成功抵達。

第二,控制

探測器並不是飛出去後就不再管理,實際上它跟地球之間一直是在透過無線電進行交流,並且可以在地面上對它進行遠端控制。

旅行者1號是由噴氣推進實驗室進行控制的。

這是一個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美國航空航天局的下屬機構,它的任務是專門為航空航天局管理無人空間探測方面的工作,主要就是建造和操作行星航天器。

旅行者1號升空的時候趕上了好時機,遇到了176年一遇的行星幾何排列,木星,土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四大行星幾乎在一條線上,不過由於地面的操作,旅行者1號去更進一步的研究土衛六,而探索天王星海王星的任務則交給了旅行者2號。

第三,空曠

宇宙空間是在太大了,沒上去過的人很難切身的體會到。

比如月球距離地球有38萬公里,即使光速也要一秒多的時間,看著非常遙遠。可這還是因為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兩者靠的還算是比較近的。

而在地月系統外面的宇宙空間就更空曠了。

太陽系內最密集的地方,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那一片小行星地帶,那裡大概聚集了50萬顆以上的小行星,從圖片上看是密密麻麻的,但實際上小行星之間的相互距離也是很遙遠的。

可以透過計算來了解一下:

小行星跟太陽的距離大概是2.17-3.64個天文單位。

一個天文單位是指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也就是1.5億公里,就算按照最近的2.17來計算,這也有:

2.17*1.5*10^8=3.255*10^8公里

周長就等於:

2*3.14*3.255*10^8=2.04414*10^9公里

如50萬顆小行星都按照最大的穀神星來計算,並且都排在一條線上:

2.04414*10^9/500000-950=3138公里

這個距離相當於從黑龍江到雲南,對於一個小小的探測器來說,怎麼也撞不上去,更何況這些小行星並不是直線排列,而是排成了一個圓環,這樣算下來距離就更遠了。

所以除非是運氣特別差,被隕石撞到了,或是自身系統故障,否則探測器在宇宙中飛行一般是不會出問題的。

10
最新評論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全球第一家太空寺廟建立,預計2023年升空,開通“宇宙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