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學>

1

人類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種嗎?

或許是的,征服了比人類強大的猛獁巨像,殺死了凶殘的劍齒虎,靠著火與製造工具,在冰天雪地裡取暖,在浩無邊際的大海上航行,在深幽的地下挖出煤.....

人類,建造了國家,書寫了文化,塑造了歷史。

更用一代代的智慧為下一代人的進步做基礎,讓人類世界的生活不斷擴大,直到完全佔領地球這顆藍色的星球。

拋開宇宙大爆炸,如果只是將地球的歷史比作一天,那麼我們人類只是在23時59分56秒的時候出現,在時間跨度上來看,我們人類的出現,單薄而脆弱,但也是我們,滅絕了無數的物種,並美其名曰發展。

據世界《紅皮書》統計,20世紀有11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以及139種和亞種的鳥類在地球上消失,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一小時就有3個物種被貼上死亡標籤。很多物種還沒來得及被科學家描述和命名就已經從地球上消失。

2

有人猜到這是什麼嗎?如果沒有猜到,請看接下來這張照片。

堆積如山的象牙背後,是屍橫遍野的大象群體,人類對於奢飾品的追求讓象牙價值不菲,於是有各種偷獵者,甚至當地人就監守自盜。

而一根象牙的價值取決於其長度和粗細,為了保證收益,那些狩獵者一般把大象麻醉後,直接整根抽取象牙,他們拿著象牙走了,憧憬著豐厚的報酬,展望美好生活。

在他們身後,留下一地血流不止,迅速迎接死亡的大象。

模里西斯的國鳥,也即是我們熟知的渡渡鳥,因為其肉質鮮美,大受追捧,於是被捕獵至滅亡;

因為犀牛角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所以還沒有撐到新世紀,1922年中國犀牛就被殺絕;

擁有50億數量的北美旅鴿因為大受歐洲人的喜愛,一對旅鴿兩美分,1914年9月1日,地球上最後一隻旅鴿在辛辛那提動物園死去......

現在,我們只能夠從一些老舊照片或是科學記載中得知它們的曾經存在,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和20000多種高等植物瀕臨滅絕,也許不久以後,我們也只能從書籍上知道他們吧。

我在想,如果我們的後代問我們,為什麼他們不見了,我們該怎麼回答?

回答它們的肉質鮮美,還是我們的貪念太重?

3

還記得2019年那場大火嗎?將我們的地球之肺狠狠地中傷。

據巴西空間研究所釋出的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7月的12個月裡,大約9762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消失了。而這僅僅是發生火災的資料,至於其他,我們人類自己的濫砍濫發,為了城市化而減少的森林那就更多了。

有人會問,森林的減少意味著什麼?

僅僅是綠化的減少,風景不再嗎?

並不是。

森林的綠化,會帶來有關動物的棲息地減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最嚴重的全球氣溫上升。

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長期來看,全球冰川至少將消融36%,自工業革命以來地球平均溫度已上升了約2℃攝氏度;

英國《每日郵報》曾經發表文章認為,全球冰川融化將造成地球海平面上升66米,而畫平面上升66米,則意味著,北極熊,企鵝,海象,海獅,以及一批動物的滅絕,同時我們人類自己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會失去家園。

而關於全球變暖,請看完接下來這幾張照片:

曾經他們在冰上生活,背後是家,身下的水域是進食的地方,很方便,但是隨著氣溫的增加,他們再也不能生活在冰上,因為冰都化了,不得不遷徙到岸上。

現在的他們需要遊一百六十多公里進食,然後游回來,家園被毀,可他們沒有一個說理的地方,他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未來,沒有被北極熊殺死,就自己爬到80多米高的地方跌下,這是些屍體既是他們的自殺,也是我們的蓄意之舉。

片中的海象跌落石崖後並沒有死,而是受了重傷,血跡塗在傷痕累累的身上,他們連最後的死亡都不能獲得一個痛快,只能在身體的無限痛楚中走向死亡。

他們,對地球,對人類失去了信心,以後這種方式來告別,留給作為觀眾我們的,只剩下痛心。

它是在求救,還是在哭泣?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4

食物鏈,表面看上去是一個從低階向高階,從微生物到植物,動物的升高,但其實食物鏈一個閉環,無論我們人類有多強大,終究是在其中一環,這是規律,客觀存在的東西。

那麼也就意味著,任何一個部分的突然受傷,都會造成整個食物鏈的震盪,而我們,儘管知道規律,卻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貪慾,自欺欺人地認為沒事。

2003年,一種叫做菊頭蝠的蝙蝠帶來了非典,而原因是人們想吃野味, 於是去吃果子狸,而果子狸又剛好酷愛吃菊頭蝠。

而蝙蝠,身上存在的病毒有尼帕、亨德拉、埃博拉、馬爾堡、SARS病毒等近百種,之所以蝙蝠能活下來, 是因為它們生來就擁有特別好的抵抗力,以及強到離譜的免疫系統。

可是,當人類貪念野味,病毒遷移到抵抗力沒有那麼強大的人類身上時,結果就又是另一個模樣。

在事情發生後去責怪誰,已經意義不大,重要的是,我們能否反省自己,反省我們曾經做的一切,以及將要去做的一切?

那我想, 如果可以,也許人類應該和其他生物和諧相處。

留給我們改錯的時間,不多了。

  • mRNA疫苗可誘導對SARS-CoV-2及其多種擔憂的變體的持久免疫記憶
  • 地球上的水,正在不斷被“吞噬”,它們最終去了哪裡呢?